最近兩天工夫,渤海銀行28億存款被質押的事情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從濟民可信宣布的消息來看,這些存款被用于質押客戶完全不明白,而且這些存款一存入銀行就立刻被用于質押,以此為另一個企業的票據作擔保,最終因為一筆5億元的票據逾期導致濟民可信旗下子公司4.5億存款被劃扣才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實類似這種存款被質押,客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景并非個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就有不少存款被質押的訴訟案件。
這里面就有一個十分典型的案例,2014年6、7月份,顧某因急需資金,然后跟某銀行支行行長王某及項某、鄭某多次商議,決定以支付高額好處費的方式吸收大額定期存款,再通過偽造銀行憑證及相關業務資料辦理銀行質押承兌匯票的方式騙取銀行資金。
2014年9月份到11月份,這些人先以高額貼息為誘餌,吸引一些企業將大額存款存入銀行,然后再偽造一些存款單位的印鑒、定期存款開戶證明書以及辦理承兌業務所需要的資料,最后在冒充存款單位的股東辦理定期存單全額質押。
通過這種辦法如法炮制,這家銀行支行行長王某等人內外勾結共詐騙銀行存款1.5億元,案發后王某、顧某等人歸還銀行0.29億元,這家銀行損失1.21億元。
看完這些案例,相信在銀行有大額存款的客戶都是心有余悸,究竟錢存在銀行平白無故被人質押了這是相稱悲催的一件事情。
為了防范這種事情的發生,大家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銀行存款質押,只有了解存款質押的基本操作手法才能夠防范一些意外情景的發生。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存款質押。
所謂存款質押,簡樸來說就是借款人以未到期的個人定期存單作質押,從商業銀行取得肯定金額的人民幣貸款,到期由借款人償還本息的貸款業務。
目前許多銀行都有存款質押業務,假如大家在銀行有期限比較長的定期存款,可以以這些存款作為擔保措施從銀行借貸款,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存款的流淌性。
當然并非所有的存款都可以質押,一般情景下,只有那些不存在任何權屬爭議、未被掛失、未被凍結止付且依法可設定質押的存款才能夠被銀行所接受。
從實際情景來看,存款質押辦理的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工夫,而且貸款期限一般不會超過存款盈余的期限。
如果貸款期限超過存款盈余的期限,在存款到期之后貸款一般會自動提前償還。
另外如果質押貸款出現逾期了,按照借款合同的相關約定,一般逾期超過5天以上銀行就可能從存款賬戶當中自動扣除相應的款項用于抵償利息或者本金。
由此可見,一旦存款用于質押之后,就不能保證存款100%安全了,最終存款能否平安無事,要害要看貸款能否正常償還,假如貸款正常償還,什么事情都不會發生。
而一旦貸款逾期了,以至償還不上了,存款隨時會被用于償還貸款,這時分對于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就十分不利。

因為銀行在劃扣存款的時分,是按照提前支取的規則來計息的,而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息都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息,這無形當中就會造成很大的利息損失。
比如一筆100萬的定期存款約定三年期利率是3.85%,到期之后總共的利息是11.55萬。
如果客戶在存滿一年的時分,用這筆存款質押貸了80萬的貸款,期限是一年,但貸款到期之后客戶沒法正常償還,這時分銀行就會從100萬定期存款當中劃扣80萬資金用于償還到期的貸款。
而這80萬未滿三年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計算,兩年期限總共獲得的利息就只有5600元左右,無形當中至少損失了5.6萬的利息,這是十分不劃算的。
所以大家在用存款進行質押的時分,肯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假如自己還款能力比較弱,建議大家不要容易拿存款去質押。
其次、如何防范存款被質押。
一般情景下存款放在銀行是十分安全的,沒有客戶的許可,銀行不會拿這筆存款去做其他事情,更不會隨便拿用戶的存款去質押為別人辦理貸款。
事實當中真正敢動用客戶存款去為其他客戶做質押的案例很少,只是個別案例,所以大家不用過于擔心。
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所以如何防范自己的存款被質押,也應當引起大家的重視。
至于如何防范存款被質押,目前暫時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假如一些不法分子真的想拿用戶的存款去質押了,他們完全可以制造一套假資料,然后通過里應外合把客戶的存款質押出去,這時分客戶可能就不明白。
對這種特別情景,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及時看見自己存款的動態,目前許多銀行存款都可以通過APP查看,如果存款被質押了,銀行APP上應當會有相應的顯示,所以大家可以久不久登錄一下銀行APP查看存款的動態。
假如APP沒法查到,但是大家存款的金額比較大,也可以定期到銀行進行查看,現在銀行營業廳的自助終端一般也可以查到存款的動態。
在查看動態過程當中,假如發現自己的存款沒有經過自己的許可被質押了,大家第一工夫要跟銀行交涉,假如有必要可以進行報警處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去減少存款損失的可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