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參與創業板的股票,首先投資者應盡早向證券公司提出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的申請(2020.4.28之后申請創業板權限20日均資產10萬,并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驗),簽署風險揭示書,辦好開通手續。因為按規定,包括創業板新股申構和創業板二級市場的投資,都須現場開通交易。
投資前,可以設定一個“上限”,一般不超過炒股資金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上限”一旦設定,不能隨意突破,尤其當投資人的本金萬一出現虧損,更不能產生“虧了想翻本、越虧越想加”的主意,以免壞了心態,越陷越深。
上市首日典型的介入機遇有三種:
1.開盤價介入
這是相對“中性”的介人方式。介入后,既有大漲機會,也有大跌風險。投資者可視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決定。
2.急跌后介入

這種介入方式成本最低、風險相對較小,但是需要謹防“貪心”過重,跌了還盼著跌,錯失介人良機。
3.急漲后介入
這是創業板股票投資大忌,在日常投資中,有些投資者之所以在股票大漲后繼承介入,就是僥幸心理,以為股票還會大漲。殊不知,大漲后的股票風險大于時機。因為盤中大漲的股票收盤時有三種極端可能:仍在高位、平收、大跌。無論結果如何,對于已經大漲的股票,在大漲后介人意義已不大,相反,潛在風險卻大。因此,要盡量避免用這種方式介人,寧愿錯過,也不要做錯。
其他交易日的參與技巧主要有:買跌不買漲、賣漲不賣跌;見好就收、有賺就走;有所“為”有所“不為”,即要知進退,因為一般而言,創業板股票“變臉”很快,并不合適長期投資。
《總結》
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多處于成長期、規模較小、經營穩定性相對較低,總體上投資者風險大于主板,因此更合適于那些具有成熟的投資理念、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分析判定能力的投資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