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見者網10月4日報道,中國黃金協會當日發布的《中國黃金年鑒2020》顯示,我國已經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大產金國地位。截至2019年底,海內已查明的黃金資源儲量高達14131.06噸,較去年凈增492.66噸,這是我國探明黃金儲量連續第5年突破1萬噸大關。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底,中國的黃金儲備6264萬盎司(約1948.32噸),其中有600噸黃金暫時儲存在美國。
也就是說,中國黃金探明儲量加上原本的儲備,總共擁有黃金16079.38噸,以當前400.66元/克的黃金價格計,這筆黃金價值高達64317.52億元人民幣。在當前不確定的經濟大環境之下,足夠的黃金儲量或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
因為較紙幣而言,黃金價值更加穩定,所以始終被當作一種可靠的財富保值辦法。而在國家經濟中,足夠的黃金儲備,也有利于穩定本國貨幣幣值、提高國際資信等等。
此外,我國黃金持有量的提高,也將有助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提高中國對外貿易結算的國際資信。據天津日報8月27日報道,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中國跨境支付系統業務已經遍布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已有984家金融機構加入人民幣結算。
值得注重的是,近期以來,美元貨幣價值不斷下跌。美國洲際交易所(ICE)9月1日的美元指數降至91.5至91.9之間,創出28個月來的最低水平,這直接導致美債等美元資產遭到大量拋售。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海外官方投資者持有美債的總規模大跌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5億元)。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示意,美元的主導地位正遭到嚴峻威脅。而此時,中國持有足夠黃金,人民幣或許能借此機會,加速國際化的步伐。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