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離率BIAS指標又叫Y值,是由移動平均原理派生出來的一種技術分析指標,是目前股市技術分析中一種短中長期皆可的技術分析工具。
乖離率的成因
乖離率最早來源于葛蘭維的平均線定律,見下圖介紹,它的理論基礎主要從心理角度來分析。
因為均線可以代表平均持倉成本,所以價格一旦暴跌,跌到平均移動線以下時,其乖離率值為負數。價格離均線越遠,乖離率的負值就越大,示意大多數小散損失越 大。
同理,當價格大漲,漲至均線上方,價格離均線越遠,乖離率數值就越大。示意大多數買入的小散,獲利越豐厚,小散落袋為安的主意天然越強烈,會給價格帶來巨大的壓力,很輕易造成價格暴跌。這就是乖離率提供的買賣依據成因。
一、什么是BIAS指標?
乖離率(BIAS)是測量股價偏離均線大小程度的指標,通過百分比的形式來示意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差距。當股價偏離市場平均成本太大時,都有一個回歸的過程,即所謂的“物極必反”。
計算公式
1、BIAS=(收盤價-收盤價的N日簡樸平均)/收盤價的N日簡樸平均*100
2、BIAS指標有三條指標線,N的參數一般設置為6日、12日、24日。

操作原則
1、乖離率可分為正乖離率與負乖離率,若股價大于平均線,則為正乖離;股價小于平均線,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平均線相等時,則乖離率為零。正的乖離率越大,示意短期超買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到階段性頂部;負的乖離率越大,示意短期超賣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到階段性底部;
2、股價與6日平均線乖離率達+5%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機遇;當其達-5%以下時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機遇。
3、股價與12日平均線乖離率達+7%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機遇;當其達-7%以下時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機遇。
4、股價與24日平均線乖離率達+11%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機遇;當其達――11%以下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機遇。
5、指數和股價因受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產生瞬間暴漲與暴跌,股價與各種平均線的乖離率有時會出奇的過高或過低,但發生概率極少,僅能視為特例,不能做為日常研判標準。
6、每當股價與平均線之間的乖離率達到最大百分比時,就會向零值靠攏,這是葛蘭碧八大法則中第四條和第五條法則所揭示的股價運行規律。
7、在趨勢上升階段股價如出現負乖離,正是逢低買入的有利機遇。
8、在趨勢下降階段股價如出現正乖離,正是逢反彈出貨的最佳機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