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稅行為是什么意思,簡要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1)一般說來,增值稅的應稅項目為營業稅的非應稅項目,營業稅的應稅項目為增值稅的非應稅項目,也就是說一種經濟行為要么征增值稅,要么征營業稅。
(2)第3欄‘本期扣除額’:填寫應稅服務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的金額,應稅服務扣除項目是指差額征稅答應扣除的項目:,比如:納稅人將承攬的運輸業務分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
(3)減征,一般就是指的某項應稅行為,應征增值稅而少征,有的是先征后返,而有的是直接減征,會計處理其實跟增值稅免征基本一樣,不過,應交稅費的會計科目因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略有不同,減征的種類有:直接減征、先征后返、即征即退等,其實即征即退的核心就在于納稅人需要正確的核算即征即退項目的銷項稅、進項,應納稅額,正常填寫申報表申報后。
(4)這句話是說不常常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的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不常常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可以是日常業務納營業稅,也可以是業務量少,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企業。
依法納稅、按期繳稅已經成為了新時期納稅人的普遍共識,但是有一些特別情形,納稅人可以申請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關于這些政策您了解嗎?
今天,申稅小微就帶您一起來學習可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三種情景~
一、 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納稅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在發生應稅行為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納稅人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可合理確定分期繳納計劃并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自發生上述應稅行為之日起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屬于個人轉讓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同時發生。對個人轉讓非貨幣性資產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依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于非貨幣性資產轉讓、取得被投資企業股權時,確認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的完成。
?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41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0號)
02 高新技術企業轉增股本分期納稅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剩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景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并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實用20%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施行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獎勵和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0號)
三、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分期納稅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個人一次繳納稅款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景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并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個人獲得股權獎勵時,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確定應納稅額。
以上就是申稅小微對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政策的幾點歸納,希望能給您帶來一點幫忙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