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材期貨是什么,是不是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期貨。期貨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它的交易對象是標的物的價格。。期貨的特點是雙向交易,投資者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而且可以進行多次交易。這樣一來,就可以滿意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從而提高投資效率。股票市場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在高位追漲殺跌,結果虧損嚴峻。
一、線材期貨基本概況
線材通常是指直徑為5.5-14的盤成線圈狀的鋼線材料。線材大多用卷材機卷成盤卷供給,故又稱為盤條或盤圓。伴著工業的發展,線材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對其品種質量要求日益嚴格和專業化。
品種分類
線材的鋼種十分廣泛,有碳素結構鋼、彈簧鋼、碳素工具鋼、合金結構鋼、軸承鋼、合金工具鋼、不銹鋼、電熱合金鋼等。凡是需要加工成絲的鋼種大都經過熱軋線材軋機消費成盤條再拉拔成絲。因為鋼種、鋼號繁多,所以在線材消費中通常將線材分為以下四大類:
軟線:指普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牌號主要是碳素結構鋼標準中所規定的Q195、Q215、HPB235和優質碳素結構鋼中所規定的10、15、20號鋼。
硬線:指優質碳素結構鋼類的盤條,如制繩鋼絲用盤條,輪胎鋼絲等專用盤條。硬線一般含碳量偏高,泛指45號以上的優質碳素結構鋼、40Mn-70Mn等。
焊線:指焊條用盤條。
合金鋼線材:指各種合金鋼和合金含量高的專用盤條
用途
線材已成為世界上最為廣泛應用的金屬之一。在建筑業上,由于線材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和陽極處理后的極佳外觀而受到廣泛應用;在航空及國防軍工部門也大量運用線材合金材料;在電力輸送上則常用高強度鋼線補強的線材纜;此外,汽車制造、集裝箱運輸、日常用品、家用電器、機械裝備等領域都大量運用線材及線材合金。除直接用作建筑鋼筋外,還可加工成各類專用鋼絲,如彈簧用鋼絲、焊絲、鍍鋅絲、通訊線、鋼簾線、鋼絞線等;還可加工成其他金屬制品,如鉚釘、螺釘、鐵釘等。根據資料統計,一般國家線材產量占鋼材總產量的5-15%。我國處在經濟發展時代,城市建設和解決居民居住條件仍需要大量線材。此外,海內對金屬制品需求量增加,國際貿易出口量也不斷擴大,我國線材產量占鋼材總產量的比例達到15%左右。
線材的產量及分布
2000年以前,線材占鋼材產量的比重始終穩定在20%左右。2001年以后,伴著世界制造業向我國的轉移,我國板管帶材產銷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建筑鋼材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01-2007年,我國線材產量由3109.7萬噸增加到8038.2萬噸,占鋼材產量的比重由19.8%下降到14.2%。
從全國主要地區消費情景分析,華東地區是我國線材最大產區,2001-2007年該地區的線材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始終維持在35%左右,2007年該地區產量為2638.7萬噸,占全國線材產量的32.8%。其次為華北地區,2001-2007年該地區的線材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在30%左右,2007年該地區產量為2349.1萬噸,占全國線材產量的29.2%。再次為中南地區,2001-2007年該地區的線材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呈上升趨勢,由2001年的13.0%上升到2007年的19.1%。西南、東北、西北線材產量所占比重較低,2007年分別為7.4%、7.1%和4.3%。
建筑鋼材相對而言投資成本較小,進入門檻低。2001年前10家線材企業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為40.2%,到2006年下降到了30.9%。但2007年由于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明顯進展,如沙鋼相繼并購了河南永興鋼鐵和江蘇永鋼,線材消費的集中度顯著提高,前10家企業產量占全國的比重上升到41.6%。2007年,線材產量列前10位的分別為沙鋼、首鋼、唐鋼、北臺、武鋼、邢鋼、青鋼、馬鋼、寶鋼、華菱湘鋼,位居第一位的沙鋼,其線材產量所占的比重超過7%,其他企業產量比重均在6%以下。可見,線材的消費仍相稱分散,而且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占較大比重。
生產量及主要生產領域
線材主要用于建筑行業,附加值相對較低。此外,還有肯定數量的高牌號(高端)產品,其附加值較高,主要用于拉拔鋼絲,如制作鋼絲繩、橋梁與山地索道用鋼索等。

2000年以前,線材生產量占鋼材生產量的比重在15%——20%。2001-2007年,我國線材生產量由3130.7萬噸增加到7475.88萬噸,但占鋼材生產的比重由18.5%下降到14.4%。
進出口情景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建筑鋼材的需求所占比重很大,產量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建筑鋼材以凈進口為主,而且進口的比重較大。1993-1996年在需求的帶動下,線材進口大幅增長,進口占總體生產量的比重在10%以上。伴著建筑鋼材需求的回落和海內消費能力的飛快擴張,從1997年開始,線材進口顯著下降。2000年以來,我國線材進口占生產的比重均在1%左右。從線材進口占鋼材進口總量的比重來看,2000年以前較高,2001-2007年下降到1.5%——3.5%。
從線材的出口情景來看,2001年以前,線材出口量很小,占線材產量的比重在3%以下。從2002年開始,線材出口量快速增長,占線材產量的比重從2001年的0.5%上升到2007年的7.8%。從線材占鋼材出口總量的比重來看,2002年以前,除個別年份外普遍較低, 2005年上升到15%以上,2006、2007年又有所回落,但仍在10%以上。
二、線材期貨交易所及代碼
線材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
交易代碼:RB
三、線材期貨標準合約
四、線材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
注:X示意某一月份合約的雙邊持倉總量,單位:手。
五、線材期貨價格影響因素
成本要素構成:鐵礦石是鋼鐵消費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同的鋼鐵企業采購的進口礦、國產礦的價格、數量不同,且各自高爐的技術經濟指標不同,因此各個鋼鐵企業的原材料成本相差較大。焦炭是鋼鐵消費必須的還原劑、燃料和料柱骨架。同時,鋼鐵消費還要大量消耗煉焦煤、水、電、風、氣、油等公用介質。不同的鋼鐵企業采購的這些公用介質的價格、數量不同,且各自技術經濟指標不同,因此各個鋼鐵企業的能源和公用介質的成本相差較大。人工成本是鋼鐵行業的重要成本。盡管我國的實物勞動消費率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單位工時成本(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更大。因此,我國鋼鐵噸發貨量中的人力成本約為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國外平均數的二分之一。總體上看,我國鋼鐵企業間人工成本的差距不太明顯。
設備及工藝技術水平:“十五”期間,鋼鐵企業在提高設備水平、科技進步、節能降耗等方面的投資大幅增加,使得我國鋼鐵工業設備水平明顯提高,節能降耗、綜合利用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升高成本施展了很大作用。
噸鋼投資成本:鋼鐵行業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投資成本的高低也是影響鋼材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2001年以來噸鋼投資呈下降趨勢。
“十五”期間噸鋼投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民營企業比重大幅增加。2001-2003年為民營企業大發展時代,由于這個時代民營企業產品定位大多以長材、窄帶等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而且通常采用國產裝備,投資少、回收快。一般百萬噸規模的投資約10億元,平均噸鋼綜合投資僅1000多元。二是設備國產化水平大大提高,節約了投資成本,例如,一套高速線材國產裝備只相稱于進口裝備的五分之一。不僅民營企業大量運用國產裝備,一些特大型國有企業也越來越多的運用國產裝備。三是鋼鐵行業是規模效益十分明顯的行業,伴著設備的大型化、消費的連續化、緊湊化,單位產品投資明顯下降。
供求關系與經濟周期:盡管消費成本是鋼鐵產品價格變化的基礎。但供求關系是影響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在成本相對穩定的情景下,當供過于求時,價格就會下跌;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下圖是我國GDP增長率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變化情景,從中可以看出,鋼材價格與我國經濟周期有很強的相關性。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