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002027東方財富,今天漲停了,收益達到10%以上,恭喜掌握到的朋友。還有許多朋友沒有掌握到這一波機會,也不要灰心,本人天天都會在圈子中中宣布三支一周內能漲幅35%以上的票,例如:9月11號早盤提示的青島中程,盈利88%。9月11早盤提示的福萊特,目前盈利47%。對于20以下的票,我不屑一顧!相信跟上節奏的朋友現在都已盆滿缽溢,等候下波機會了。下面給大家講解下如何選股。
一、Hedy的意思?
是七喜電腦公司。
H是Happy,E是Every,DY是Day。 合起來就是Happy Every Day歡樂每一天的意思。
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是一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簡稱:七喜控股,股票代碼:002027),專業研究、制造、銷售計算機整機及其周邊產品和數碼通訊產品,是信息產業部電子百強企業、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民營科技創新企業、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廣東省優秀企業、廣州市百強民營企業。
二、分眾傳媒2018年的增長空間還有嗎?
11月7日,立冬。然而,身為樓宇傳媒龍頭的分眾傳媒(002027.SZ)或許早已感到冬天的寒意。
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從年內高點12.47元/股,跌至11月7日收盤價6.29元/股,跌幅接近50%。剛發布不久的分眾傳媒三季報,也曾引發公司股價大跌。
不僅如此,還未從坑里爬起來的分眾傳媒,如今又陷入了另一場“內憂外患”。
城門之外,行業新進挑戰者新潮傳媒正在吆喝著“打一場千億級群架”;城門之內,77.13億股的限售股或將在2019年元旦來臨之時解禁。
按照11月7日收盤價計算,分眾傳媒這部分解禁市值約485億元,據Wind數據統計,96%的A股公司的市值都達不到這個數字。
好在,它已經喊來了阿里巴巴共克時艱。至于畢竟能起多大作用,只有以觀后效。
股價大跌,馬云也站在了半山腰
分眾傳媒成立于2003年,于2005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在2011年遭遇了做空之后沒多久啟動私有化,2015年12月借殼“七喜控股”勝利回歸A股。
回A之后,分眾傳媒仍舊以業績的高速增長回報著資本市場投資者。然而,2018年三季報業績卻讓投資者如同驚弓之鳥,報告發布之后公司股價出現下挫。
10月29日晚間,分眾傳媒發布2018年三季報。第二天開盤,公司股價大跌以至一度涉及跌停,收盤價跌幅8.58%,股價創出階段新低。
分眾傳媒的投資者們開始在網絡上示意詫異和擔憂。盡管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分眾傳媒營收、凈利潤仍舊還在同比增長,但是增速有所放緩。
與此同時,投資者發現業務還在飛快擴張的分眾傳媒還面臨著財務方面壓力,一方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出現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也出現大幅增加。
對于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較年初大幅增加,分眾傳媒解釋稱,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核心客戶回款周期普遍放慢。
此外,投資者還發現分眾傳媒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三季度共有5家股東減持。
現實上,對于分眾傳媒而言,上述5家流通股東在三季度的減持,相對于年底的大額解禁而言還只是小巫見大巫。
Wind數據顯示,2018年12月29日,分眾傳媒將迎來77.13億股限售股解禁,規模超過現有69.65億股流通股,是今年A股第一大解禁股。
以11月7日6.29元/股的收盤價計算,分眾傳媒年底限售股的解禁市值約為485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收盤,在A股3500多只股票中,僅有136只個股的總市值在485億元以上。
9月中旬,因提供擔保的信托貸款違約,浙江省高院將貝因美集團所持分眾傳媒的約6600萬股進行司法拍賣。經過47輪競價,最終由名為“泊通量化2號私募投資基金”(下稱“泊通量化2號”)的用戶,以4.51億元的價格勝利競得。
(來源:阿里拍賣·司法)
簡樸計算,泊通量化2號拍下的上述分眾傳媒股權及紅利,成本在6.75元/股左右。如今看來,剛拍下來的泊通量化2號已經出現浮虧。
然而,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就競拍一事,致電了泊通投資總經理盧洋。盧洋談到競拍分眾傳媒限售股的原因,“我們競拍分眾傳媒是從基本面和定價的視角去做的,覺得分眾傳媒是一家好公司。這次競拍成本價在6.75元/股,這是分眾傳媒今年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價格。”
現實上,論浮虧的話,要數馬云的阿里巴巴更冤枉。
2018年7月18日,阿里巴巴公布花費150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分眾傳媒,收買后者10.33%的股份。簡樸計算便能得知,阿里巴巴這筆投資已經虧損50多億元,浮虧超過30%。也就是說,馬云也站在了山腰上。

參與私有化的老股東曾“清倉式”減持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多空雙方對于分眾傳媒今年年底巨額限售股解禁,已經表現出微妙態度。究竟,天底下沒有平白無故的愛和恨。
中信資本、復星國際、方源資本和凱雷資本等旗下的境外機構,是推動分眾傳媒私有化的肱骨之臣,但在回A之后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2005年,成立僅兩年的分眾傳媒登陸納斯達克,被稱為“中國傳媒第一股”。10年后,2015年9月,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回A上市的預案披露,交易對價逾400億元。
巨額定增,也帶來了天量解禁。在此后的很長一段工夫里,解禁和減持兩個詞好像成了分眾傳媒的固定組合。分眾傳媒一度被稱為“減持王”。
重組預案顯示,七喜控股擬以10.46元/股的價格向江南春控制的Media Management(HK)、中信資本的Power Star(HK)、復星國際旗下的Glossy City(HK)、方源資本的Gio2(HK)和凱雷資本旗下的Giovanna(HK)等43家景內外交易對方發行38.14億股股份。
2015年12月,分眾傳媒最終的重組方案顯示,上述機構分列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大股東,持股占比分別為9.13%、8.09%、7.85%和7.85%。
參與分眾傳媒借殼的7家景外機構股份限售工夫為12個月。2016年12月29日,分眾傳媒迎來第一批限售股解禁潮。中信資本、復星國際等在內的7家景外股東持有34.75%分眾傳媒股權、合計30.4億股解禁,但在半年內基本“神出鬼沒”。
(分眾傳媒第一批解禁名單)
2017年4月17日,分眾傳媒迎來第二批限售股解禁。這部分限售股是1年前分眾傳媒借殼上市后,首次定增(用以投資影視)的產物。定增對象為財通基金、國華人壽保險、諾安基金和博時基金等7家機構,共持有5.78%分眾傳媒股權、合計5.05億股。
與此同時,第一批解禁名單中的中信資本、復星國際等老朋友們開始摩拳擦掌。分眾傳媒的股價已較借殼上市時上漲逾3倍。
2017年6月16日,分眾傳媒第二大股東Power Star和第五大股東Gio2(HK)拋出“清倉式減持”計劃,分別擬減持不超過7.41%股份、6.77%股份。分眾傳媒股價受此影響承壓,6月19日開盤即封死跌停板,市值一日蒸發逾百億元。
不到半個月后,分眾傳媒公告稱,公司第四大股東Giovanna(HK)此前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1億股,占總股本2.4%。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17年,分眾傳媒4名境外股東累計減持49次,減持總額達151.9億元。分眾傳媒因此被稱為2017年A股“減持王”。
截至2018年中報,中信資本持股比例降至2.77%;復星國際持股比例為2.52%;方源資本持股比例僅剩1.68%;凱雷資本持股占比降至1.03%。
被“關”多年的機構將如何挑選?
伴著私有化財團的陸續退場,年底解禁在即的36家機構或成為壓在分眾傳媒胸口的一塊巨石。
分眾傳媒年底解禁的限售股占總股本的52.55%,其中借殼七喜控股時參與定增的36家機構占29.2%,江南春旗下的Media Management(HK)占23.3%。這些限售股鎖定期為3年,2018年12月29日解禁。
上述36家機構中包括民生銀行(600016.SH)旗下控股的上海鴻黔投資、“中植系”旗下投資機構珠海融悟、財通證券(601108.SH)控股的上海箏菁投資和貝因美集團等。
(今年年底限售股解禁的部分股東明細)
需要注重的是,這些機構投資者大都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定增融資的鼎盛時代,正值股災后股價低位進入的,并且持股比例大都在4%以下。
若解禁后這30多家機構都爭相離場,分眾傳媒又能否兜得住這近500億元的解禁市值呢?眼看著中信資本、復星國際等財團都已悉數“退場”,被多“關”了兩年的這36家機構在解禁后又將作何挑選,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在這種情景下,為提振投資者信心,分眾傳媒曾在今年4月份發布過一份不超過30億元的巨額回購方案。2018年11月3日,分眾傳媒披露的最新情景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末,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約為4979.8萬股,其中最高成交價為8.64元/股,最低成交價為7.16元/股,合計支付的總金額為4億元人民幣(不含交易費用)。
9月中旬,北京一位證券分析師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稱,“在2018年底的定增解禁股里,分眾傳媒的解禁市值算是很高的了。解禁后,市場能否接得住這么大的盤子,是投資者們普遍擔憂的一點。”
“年底的市場行情如何,也是影響投資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行情不好的時分,大家一定都想著搶跑。同時,大股東、高管的減持舉動也會造成公司股價大幅波動。”上述分析師補充道。
根據分眾傳媒前兩輪限售股解禁與股價走勢的關系圖來看,解禁帶來的影響更多在短期。如今江南春的小同伴馬云攜“阿里系”前來馳援,局勢可能也會有所緩和。
三、Hedy是什么意思?
是七喜電腦公司。H是Happy,E是Every,DY是Day。 合起來就是Happy Every Day歡樂每一天的意思。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介:是一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簡稱:七喜控股,股票代碼:002027),專業研究、制造、銷售計算機整機及其周邊產品和數碼通訊產品,是信息產業部電子百強企業、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民營科技創新企業、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廣東省優秀企業、廣州市百強民營企業。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