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未央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秋天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中秋節。這個時分月亮圓圓的,十分美麗,所以古人稱之為“蟾宮折桂”。。”也就是說中秋節的夜晚,月亮是最圓的。而且這個時分的月亮也是最亮的,因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所以整個天空都是一片金黃色。在古代,人們認為中秋節是一年當中最大的節日,所以每到這個時分,家家戶戶都會預備豐盛的食物,祭拜月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一:九月未央什么意思,十月授衣
正月開歲/二月紺香/三月桃良/四月秀蔓/五月鳴蜩/六月精陽/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獲稻/葭月潛龍/臘月嘉年. ---《詩經》.
二:七月未央什么意思
“仲夏初茫,七月未央”意思是七月中旬傍晚時候,絢麗燦爛的落日于某地八點零九分落下,宣告少年時期結束,刑罰時辰開始,隨之而來的漫漫長夜是整個行刑過程。這句話出自于淮上的《破云》。
七月中旬傍晚時候,絢麗燦爛的落日于某地八點零九分落下,宣告少年時期結束,刑罰時辰開始,隨之而來的漫漫長夜是整個行刑過程。這是一首現代詩,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于修辭使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三:錦繡未央什么意思
在古詩詞中,有一個詞的出鏡率十分高,而只要有它在場,那句詩也會十分有意境,這個詞就是——未央。
《春日》唐·上官儀
花輕蝶亂仙人杏,葉密鶯啼帝女桑。
飛云閣上春應至,明月樓中夜未央。
古人對“未央”喜歡之甚,不僅見于詩詞,在漢代,以至宮女向太后請安也會說“長樂未央”,以示意祝愿。
對于“未央”這個詞,許多時分我們只覺得它很美,但假如要解釋它的含意,又往往不明白如何說起,那么“未央”畢竟是什么意思呢?
未央:未半,還沒到一半或還沒有到盡頭一、從工夫上推斷
未央一詞最早見于《詩經》的《小雅·庭燎》一詩中: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這首詩是通過記述周王與報時官一問一答的對話來描寫宮廷早朝時分的情形,分為三個小節,“未央”出現在第一小節,這里先來看第二、三小節,分別有“夜未艾、夜鄉晨”。
“艾”指未盡之意,有一個成語叫“方興未艾”,即是指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因此這里的“夜未艾”示意夜晚還沒有過去。
“晨”指清晨,“夜鄉晨”即是指夜色即將露出晨光。
從這兩小節可以看出,記錄的是工夫從夜晚到清晨的變化,按照這個逐漸遞進的過程可以推斷得出,第一小節的工夫應當是指半夜,即三小節中的工夫是從半夜到夜將盡,再到露出晨光。
因此從這個推斷來看,“央”在這里示意一半的意思,而“未央”是指還沒到一半,“夜未央”即示意夜晚還沒過半。
原詩翻譯:
周王問:“現在是晚上的什么時分了?”報時官回答道:“還沒有到半夜呢,庭中的火燭正放著光線,諸大臣將要到了,似乎聞聲了車架上鸞鈴的聲響正叮當作響。”
周王又問:“現在是晚上的什么時分了?”報時官回答道:“夜晚還沒有過去,庭中的火燭還明晃晃的,諸大臣將要到了,似乎聞聲了車架上鸞鈴的聲響像鳥兒一樣悅耳光明。”
周王又問:“現在是晚上的什么時分了?”報時官回答道:“夜色快要露出了晨光,庭中的火燭仍舊光明,諸大臣將要到了,已經觀察旌旗在飄揚。”
《卜算子·漁火海邊明》宋·葛長庚
漁火海邊明,煙鎖千山靜。獨坐僧窗夜未央,寂寞孤燈影。感觸輒興懷,往事無人省。江漢飄浮二十年,一枕西風冷。
“獨坐僧窗夜未央”——獨自坐在僧人的窗邊,夜晚還沒有過一半。
《燕昭王求仙臺賦》清·龔自珍 :“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
“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明明暗暗的就像初升的太陽還沒有到半空之中。
二、從字形上推斷
“央”為一半的意思也可以從字形上分析得出。
“央”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中文是象形文字,從字形上看,就像一個人正戴著枷。枷是古代犯罪之人戴的一種刑具,一般為左右各有一個半圓形孔洞的木板,合起來時形成一個整圓,人的脖子便正好卡在中間,因此“央”有中心、中間的含義。另外戴枷者通常是犯了重罪或死罪,前程或性命就要結束了,由此又從“央”字引申出完結、盡頭的含義。
所以“未央”便示意沒到中間(一半)或還沒有到盡頭的意思。
“霜消秋已盡,雪落花未央。何得清風送,一夜幽香長。”
“雪落花未央”——指雪花已經落下,花還沒有開盡。意為花還不愿凋謝,想要再綻放最后的漂亮,因此有后文“一夜幽香長”的描述。
未央:永無止盡、無窮無盡
因為未央有還沒到盡頭的含義,所以它也示意永無止盡、無窮無盡的意思。
如《老子》中有:“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對于其中的“荒兮其未央哉”,王安石曾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荒兮其未央哉”是說寬闊得不知邊際。高亨也曾注:“荒兮其未央哉,猶云茫茫無極耳。”——“荒兮其未央哉”即是說茫茫無窮無盡啊。
《漢書·禮樂志》也有:“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其中的“永”字意為永遠,“永未央”即示意壽命永在,沒有盡頭的含義。
有了這一層意思,便不難理解漢代的祝語“長樂未央”,即是希望對方長久的歡樂能永無止盡、無窮無盡。曾經火熱的小說及電視劇《錦繡未央》,應是指無盡的錦繡榮華了。

在明代屠隆《彩毫記·遠謫夜郎》中也有:“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廣……愿萬歲千秋,圣壽未央。”之句,“圣壽未央”即愿皇壽永在。
《白雪遺音·南詞·義俠英雄》:“義俠英雄美少年,艷陽春景未央天。出門游玩長生樂,綠暗紅稀翡翠園。”中,“艷陽春景未央天”便是指這無窮無盡艷陽如春的日子,寓意幸福的年華。
未央:未央宮
“未央”也指西漢的未央宮,原址在今西安城西北約3公里的長安故城西南角,因位于長樂宮之西,在漢代也稱為西宮,為我國古代面積最大、運用工夫最長和保存年代最久的宮殿。
“長樂、未央”是漢代的吉語,經常與“長生、延年、延壽”等聯結運用,以此為宮名,便是傳達出“長久的歡樂、永遠歡樂”的含義,并寄托著對長壽、永生的期望。
另外由于“央”字是由戴枷的犯罪之人引申而出,所以央也有“遭殃、禍事”的含義,“未央”便示意無災無難、平安之意,“未央宮”也就有了“平安宮、長生宮”的寓意。
以下幾首詩句中的“未央”都是指“未央宮”:
《春宮怨》唐·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秋興三首其一》宋·蘇軾
浴鳳池邊星斗光,宴余香滿上書囊。
樓前夜月低韋曲,云里車聲出未央。
去國何年雙鬢雪,黃花重見一枝霜。
難過無限厭厭夢,長似秋宵一倍長。
《頌古二十七首其一》宋·釋云賁
漏傳長樂未央靜,月瀉甘泉太液秋。
夜半樂聲回步輦,喚回三十六宮愁。
由以上可以看出,“未央”一方面是“未央宮”的專屬名詞,主要表達的是還沒到中點和永無止盡之意,由此包含了希望好景好物、幸福人生能長久擁有、永無止盡的愿望,同時“未央“一詞也抒發了對光陰、歲月的感觸,有著悠遠的意境。這便是“未央”如此受詩人詞人喜愛的原因了。
附:一些含有“未央”的詩詞
《相和歌辭·長門怨》唐·盧綸
空宮古廊殿,寒月照斜暉。
臥聽未央曲,滿箱歌舞衣。
《聽百舌鳥》唐·王維
上蘭門外草萋萋,未央宮中花里棲。
亦有相隨過御苑,不知若個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萬戶千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宮中行樂詞其八》唐·李白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
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游。
《出游》宋·陸游
霜氣蕭條木葉黃,佳時病起意差強。
云煙古寺聞僧梵,燈火長橋見戲場。
一枕清風幽夢斷,數匙旅飯野蔬香。
道邊莫笑衰殘甚,獨往山林興未央。
《采桑子·天高風勁塵寰靜》宋·朱敦儒
天高風勁塵寰靜,佳節重陽。葉下瀟湘。碧海晴空一陣霜。
安排弦管傾芳醞,報答秋光。晝短歌長。紅燭黃花夜未央。
四:白衣未央什么意思
1、未央:一說:未盡,未已。《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未盡”、“不盡”。西漢王朝的創始人將自己的統治中央以“未央”命名,其用意是和秦嬴政將自己稱“始皇”,以便“傳之萬世”的愿望相一致的。 《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王逸注:“央,盡也。”杜甫《章梓州橘亭餞竇少伊》詩:“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賦詩殊未央。”
3、大天然的意思。見《黃帝內經》:“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滅亡”。
二說:“未央”截取于“長樂未央”。漢代有兩座宮殿分別名為“長樂宮”、“未央宮”。“長樂未央”意為永遠歡樂,沒有窮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