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文藝
國內多家私募基金經理稱,目前的持倉比例在50%左右,當前的行情只適合波段操作。
本周是春節過后的首個交易周,除了大盤近10%的上漲幅度外,最令投資者欣喜的莫過于看到成交量大幅增加。整個市場的資金似乎一夜之間多了起來,伴隨大盤周線收出大陽線的是成交量較節前一周增長了53.27%,且從周一至周五,每日成交金額成節節攀升的態勢。
但在節后回暖行情中,私募基金的操作卻顯得有些謹慎。
私募節后減倉調倉
昨日大盤單邊上漲的走勢給節后首個交易周畫上了圓滿句號。周一,兩市成交量為960億元;周五,成交量已經增長至1892.5億元,昨日深市甚至出現無一個股下跌的局面。
然而,就在市場信心增強,大盤上揚,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時,私募界的謹慎操作卻給出了不同的信號。
“目前我們將倉位控制在60%~70%,而且節后開始從題材股向大盤藍籌股進行調倉。”北京某私募基金經理劉俊偉稱,周圍有些做私募的朋友去年底收益率超過50%甚至翻倍的,現在都在做減倉或撤退準備了。
不過,劉俊偉表示自己會將倉位控制在60%左右,只不過投資方向會從熱點題材股向大盤藍籌轉變。他表示,目前市場在資金、流動性方面比較充足,加上所有上游原材料跌勢暫緩,以及行業振興計劃的不斷推出,把市場的熱點都激發出來了。但私募基金都是提前行動的,在群體熱情激發的時候,要懂得將資金從熱點題材股中抽離。
劉俊偉表示,節后成交量的不斷放大,很明顯是機構在帶動,隨后民間資金才參與進來。他認為,大盤一旦上漲至2400左右,就很危險了。因為金融危機本質上還未扭轉,且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出口增速下滑,僅僅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是非常有限的。即便市場今年上半年比較樂觀,到了下半年,當所有負面消息沖擊而來時,市場就會扛不住。
“波段行情”成共識
《每日經濟新聞》在對私募基金經理采訪時發現,他們關注的行業以及對未來行情的判斷有著驚人的共識。
重慶邦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更看好新能源和生物醫藥兩大塊。去年4季度開始,他開始半倉持有該兩大板塊個股,節后也一直持股待漲。
該人士稱,目前宏觀經濟方面仍不樂觀,不足以支撐牛市,但節后成交量大增表明市場信心在增加。他認為,在目前的點位上,增倉和減倉都不適宜。短期看,大盤在2200點附近會有調整,公司短期會保持50%的倉位。
與邦正投資一樣看好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的成都某私募基金經理劉杰的操作顯得有些激進。從去年11月開始,公司已是滿倉持股,投資主要分布在新能源、基因技術兩大塊。他認為,上半年行情看好,大盤有望沖擊年線。2009年會是局部牛市,主題投資盛行年。
行動最為迅速的是北京某陽光私募基金。據其相關人士介紹,公司自2008年11月以來一直滿倉操作。但昨日,就在大盤單邊上漲創出短期新高的時候,他們卻毅然減少了50%的倉位。“短期若調整至2000點,我們會重新考慮滿倉操作,若大盤上漲至2400點,我們會再度將倉位調低至20%。”
鏈接
開放式基金增倉并非行情指標
市場認為的開放式基金節后增倉,其實在節前已露出痕跡。
中信證券近日發布的“基金倉位監測雙周報”顯示,根據測算結果,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230只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為67.2%,相對之前兩周的持倉比例變動為1.8%。其中,56只基金顯示主動增倉5%以上,28只基金主動減倉超過5%,倉位變化5%以內的基金共有146只。
“我所了解的幾家私募基金,在春節之后大部分減倉至5成左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私募不太看好這波行情,5成倉位的主打品種都是題材股,且操作思路以波段為主。他們主要關注的是振興計劃受益行業和創投概念。而開放式基金在每波行情里都是最后才發力,他們的增倉行為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需要觀察的是基金進場做多后,其他資金的跟進情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源于網絡整編,如有不妥,請聯系站長刪除處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