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騰訊上市的時候我有100原始股我能賺多少錢
騰訊公司是2004年6月登陸香港聯交所,當時的發行價是3.7港元。原始股通常是1元一股,騰訊一上市,就變成了370港元。最近10年,騰訊股價最高是475港元,因此如果持有100股原始股,按最高點算,市值是47500港元。截止2021年3月中旬,騰訊的股價是360港元左右,因此目前市值是36000港元。除此之外10年來分紅大約是千分之二,你只持有100原始股,因此可以忽略。
二、騰訊董事會成員,各占多少股份
騰訊創業初期(約1999年),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數碼各自分享騰訊20%的股份,做為交換條件,二者共向創業初期的騰訊投資220萬美金。 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手中騰訊20%的股權,接手方為南非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此后,MIH米拉德集團公司又從IDG手中收購12.8%的騰訊股份。此時,騰訊的股權架構處于騰訊團隊占60%、MIH集團33%、IDG占7.2%。 一年后的2002年6月,MIH集團再度從騰訊控股馬化騰之外創始人手中購得13.5%的股權,此時騰訊股權結構變為騰訊及其合作創業者占據46.3%、MIH占據46.5%、IDG占7.2%。 2003年8月,出于上市方面的原因,騰訊進行股權結構調整,在將IDG手中7.2%股權悉數回收的同時,同時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此時控股結構變成騰訊與MIH各持50%的局面。 2004年,騰訊IPO發行4.2億股公眾股,此次IPO采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釋原有股東比例。12位自然人與MIH所占騰訊控股比例各從50%減到37.5%。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億騰訊股票,占已發行股份的10.43%。 至此,騰訊股權結構變為,騰訊及其創使人37.5%、MIH集團37.5%、ABSA Bank10.43%。其中馬化騰個人持股約14.43%。如果在2004年套現,馬化騰可凈賺1.8億。
三、騰訊有拳頭公司多少股份
銷售類銷售部的VP一般會給到1.0%-2.0%的期權,總監在0.5%-1.0%的區間內,然后總監以下的職位,一般沒有超過1.0%的。前10個雇員,給到的期權通常在0.3%-0.5%之間,再往后加入的,這個比例會降低到0.1%-0.2%。市場類這一類VP的職位數據更少無法下結論。總監類的職位,在小于15人的公司,一般會配0.5%-1.0%的期權;如果是大于15人的公司,通常會配0.25%-0.5%的期權。UI/UX設計類前4名雇員最多會拿到1.0-2.0%的期權,偶爾會有0.5%的情況。如果是在5名開外招進來的設計師,最多能拿到0.5%-1.0%的期權。再往后,屬于前10-30名雇員,會分配0.2%-0.5%的期權。這部分非工程師類的職位,由于調查樣本太小,不足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結論,僅供參考。一般的原理是,越早期加入的員工,承擔的風險更多,能拿到的期權比例越大;越后期加入的承擔的風險、壓力小得很多,所分配到的期權比例也就更小。但是這不是一個定論。公司與員工在談判薪酬包的時候,也往往會根據員工的資歷、經驗、能力作綜合考量。有些員工希望能獲得更多的現金回報,拿更多的薪水,犧牲一小部分的期權,會對這一類型的員工更有吸引力。分配期權的時候,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司與員工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創業公司發期權的初衷,也是為了激勵員工,讓員工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上述的這些市場比較常見的參數,也是為了公司在分配期權的時候,有一個比較,不要太過慷慨,也不要太過摳門。前者,在下一輪融資的時候可能就沒有足夠的股權給投資人。后者,員工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受公司的重視,自己的付出沒有受到公司的認可,也就喪失了激勵效果,甚至是產生負激勵,也是有可能的。因此,與員工良好、透明的溝通,是實施股權激勵的重中之重。

四、騰訊公司里占的股份多,就能分到更多的利潤嗎?
那是必須得 你有本事把股份買過來 他們就給你打工
五、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關于分原始股的問題,我想和公司的分配制度,行政等級,人事關系,工齡,貢獻和國家法規等相關都是參考范圍!行政等級,工齡,和貢獻、法規是死的,唯一能活動的就是人事關系!建議做好后勤工作!回答完畢,你覺得滿意,就把分值給我
以上就是有關騰訊員工股票獎勵多少股的詳細內容...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