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十大民間炒股高手你所知道股市中的高人有哪些中國有哪些股市名人
一、十大民間炒股高手
1.馮剛、鄒剛,網名“草根雙杰”:從大盤的月線圖來看,目前已經跌穿了上升趨勢線,因此大盤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虧錢最厲害的時候往往就是大家認為是底部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都很有信心,買入是不會動的。大盤的趨勢可以用月線來看,短線可以用日線60分鐘或者15分鐘做參考,如果股票運行在上升趨勢之中,你可以持股不動,如果跌穿了上升趨勢線的時候,可以做賣出,向上突破了下降趨勢線則可以買入。2.黃志偉,網名“股市農民”:目前正是歐美金融危機爆發之際,歐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跌掉了兩年的漲幅。這個危機比2008年的來勢更猛,現在我看歐美市場的危機,至少時間上還沒有調整很充分。對于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一定要遵守“止損不止盈”的定律,賣出虧損倉位應該是在虧損很小的時候賣出,如果扛到虧損幅度超過30%就意義不大了。 3.張斌,網名“行者哈哈”:逃頂有很多方法,真正的頂部和底部,總是用很多方法最后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有一句話叫做“在熊市來臨之前,早就不是牛市了”。判斷頂部其實不難,難的是你要戰勝自己的貪婪,在危險來臨的時候要毫不留戀地離場。4.李旭東,網名“誠”:不同環境下要選擇不同的投資市場。很多人認為目前中小板、創業板市盈率太高、發行價太高,但我認為中小板代表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傳統行業已經基本上發展到頂峰,而買股票肯定買成長性,有上漲區間的公司,所以我建議大家多關注中小板、創業板投資機會。5.李華軍,網名“先鋒”:要想獲得高收益,必須投資成長股,因為“投資是買公司不是買大盤”。成長性高的股票規模比較小,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很多股票都有可能是成長股,但最終能成長為高成長的股票是少數。對于一般的投資者,篩選股票,首先要對它比較了解,然后看它技術走勢。這樣你選擇判斷成長股的準確性就非常高了。6.彭樹祥,網名“彭大帥”:我選股的幾個標準:第一、選朝陽行業;第二、選新股;第三、選高成長性;第四、選地域在一、二線城市的;第五、選行業地位靠前的;第六、選估值合理的。7.李永強,網名“慎思篤行”:我們做股票,本來是想追求一種快樂,因為賺錢了你當然會快樂。做投資的人會發現,與別人相比我們永遠是痛苦的,要么沒有買,要么買錯了,要么買少了。因此,我們的投資要縱向比不要橫向比,要跟自己比。在投資市場不是比誰的方法好,而是比誰犯的錯誤少。8.文偉志,網名“東莞小文”:股票沒有好壞之分,決定一只股票是好是壞要看處在哪個位置,把任意一只股票過去一年的K線圖調出來之后,我們會發現一年之中總有三四個交易日,甚至五六個交易日漲幅超過20%、30%,每一只股票一年中有兩三次機會甚至更多。9.黃詠,網名“廣州硝煙”:短線和長線哪個方法更好?各有各的說法,比如長線是金短線是銀,從效率說我個人贊同短線是金,通過長線投資,一年很難找到漲10倍的股票,但通過短線交易年收益達到10倍是有可能的。 不過,短線交易有點像賭博,是靈活博弈。七負、二平、一勝,70%的人輸給10%的人,因為70%的人輸給你,肯定你賺錢很多。10.安農,網名“心云”:我認為技術在整個投機交易里面只占10%,而資金管理在整個交易系統里面要占到20%。技術決定你能不能賺到錢,但是資金管理風險控制,決定了你能不能還留在這個市場里面。同時,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要順著大勢做,不做逆勢,這是保命的基礎。市場總是在經歷一年或者兩三年以后,就有系統性的大機會,那就是傻瓜也能賺錢的時候,有能力留在這個市場上是最重要的。
二、你所知道股市中的高人有哪些
以前炒股的時候經常在網絡上或者新聞里看一些比較牛逼的投資人的一些見解。聽聽他們的分析,對自己的投資也有一定的幫助。這里推薦的應該都算是民間的投資高手吧!
楊百萬
楊百萬真名叫楊懷定,上海人,以前是倒賣國庫券賺了第一桶金,后來成為了上海灘最早的一批證券投資大戶。早些年真的是混的挺好的,而且他在網絡上,我覺得比較會包裝和炒作,自己,跟他同時代的人,當時成名的好像混到現在還不錯的,真的不多了。而且他是實實在在的賺到的錢不像是有的股評家就在那里,成天忽悠。也創造了好幾個第一。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人被聘為大學教授。
王亞偉

大名鼎鼎的王亞偉是華夏基金的,公司副總裁。也是現任華夏公司旗下好幾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他手中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好幾個周期中都獲得了凈值增長,第一名的業務水平真的是很厲害。畢竟公募基金其實是有很多條條框框和限制的,每天都在排名其實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真的是有兩把刷子。
花榮
花榮這名字聽起來好像水泊梁山里的人物啊!他之前也是跟了好幾位億萬富翁,幫別人賺錢打工,一直苦于沒有自己的啟動資金,后來她賺了錢,自立門戶,從3000萬賺到了四個多億,我覺得能賺到錢才是真本事。而且他也經常會參加一些網絡或者媒體的講座,談話類節目,知名度還是可以的。
其實股市上賺到錢的人真的是很多,有些人比較出名,有些人可能比較默默無聞,特別是很多私募基金的經理,比那些公募的牛很多啦!
三、中國有哪些股市名人
一、張磊 “投資狂人”張磊,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1972年出生于河南駐馬店市,高瓴集團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校董事會副董事長,耶魯大學校董事會董事,亞洲發展委員會主席,西湖大學創校校董、創始捐贈人、發展委員會主席,西湖教育基金會理事,香港大學校董,未來論壇創始理事、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張磊先生還擔任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科技創新投資顧問小組顧問委員、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天津市智能科技產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高級顧問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委員,并曾擔任2016年B20中國就業工作組聯合主席及2017年B20德國就業和教育工作組聯合主席,中美交流基金會董事,團結香港基金理事,香港金融發展局委員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導小組成員。 二、張坤 張坤,易方達基金經理,2020年底,易方達張坤管理的5只基金總規模已達到1255.09億元,成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逾千億的基金經理之一。2021年1月25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因重倉白酒股而出現一日凈值暴漲5%,當天粉絲們就建立了后援團,并表示“坤坤不老,藍籌到老,張坤隨后登上微博熱搜高位。 三、弘度 弘度,本名不詳,據說該名是其皈依后的法名,人稱“定海神針”,二級市場預判能力最強的股評家,其判斷A股指數走勢預測能力非常強悍,無差錯的預判能力讓業界精英紛紛傾佩,散戶投資者稱其為“定海神針”,足見散戶對于其能力的肯定,中興通訊11.68抄底成功,股價一路上漲至56元,高達500%的盈利能力更是成為封神之作,管理資產70個億無敗績更是讓投資者驚嘆。 四、林園 林園,1963年出生,陜西漢中人,曾在深圳紅十字會醫院及深圳博物館工作,1989年以8000元進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園持有股票市值達到20億元。 愛吹牛說大話的林園資產從8千到10億 ,一度自稱是中國股神 。 五、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王”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于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六、花榮 花榮是滬深股市第一代職業操盤手,也是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人稱“不死鳥”。花榮炒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當時開戶最少需要資金1萬元,他湊了3000元和別人合伙開戶,從郵市轉戰股市。1993年花榮已經在證券公司工作,成為證券市場上第一批紅馬甲。 七、章盟主 章建平,浙江臨安人,天津商學院畢業,1996年入市,活躍至今。 老牌游資大鱷,人稱“老章”,“游資中的北斗人物”、“漲停敢死隊之王”、“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章盟主”,也有“善莊”稱謂。 八、殷保華 1996年開始投資,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年化收益率25%。 九.小鱷魚 小鱷魚本名不詳,1990年出生于江蘇,2011年還在讀本科大四的時候,他就攜數萬元資金投入到股市當中,從此便開始了傳奇的炒股生涯。小鱷魚一開始做短線,但是虧得很快,后來做長線,發現性格太急躁,拿不住,再改到短線,之后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脈,找到了自己的方法。2013年末,入市兩年的小鱷魚的資金已經從剛開始的幾萬元到了接近2000萬的體量。2014年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后小鱷魚再接再厲,資金實現了從2000萬到7000萬的跨越。到了2015年,趁著牛市的東風,直接進入了億元俱樂部,現在的持倉達到了幾個億。 十.徐翔 徐翔被譽為“寧波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人們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2021年刑滿釋放重獲自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