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代表作者觀點,僅作為數據統計交流,本文不發表任何結論性意見,也不給出任何操作建議,任何人據此做任何投資決策與文章作者無關
一、指數簡介
中證1000指數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證800指數成份股后,規模偏小且流動性較好的1000只股票組成,與滬深300和中證500等指數形成互補,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該指數于2014年10月17日由中證指數公司發布,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相較于滬深300大藍籌以及中證500中盤股的特征,中證1000指數呈現出顯著的小盤股特征,截至2021年7月30日,其總市值11.75萬億,個股平均市值117.50億。中證1000指數與中證10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以及科創板等指數共同組成了A股市場最為核心的寬基指數體系。
進一步分析成份股市值分布可知,目前指數成份股市值均值與中位數分別為117.5和84.9億元,與滬深300和中證500等大中盤寬基指數差距明顯;從市值分布來看,集中分布在50-100億、100-200億和200-500億區間,小市值特征鮮明。
從上市地來看,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中387只為上交所上市股票,占指數權重的37.2%;613只為深交所上市股票,占指數權重62.8%。
從上市板塊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成分股數量分別為41只和248只,權重合計占比超1/3;整體而言,中證1000指數更加側重捕捉深市新興產業及創新創業企業的成長性。
二、中證1000成分股規模分布
中證1000指數風格:小市值、高成長。中證1000指數成分股是指的權重及數量分布均以中小盤股為主。
截至2021年7月25日,中證1000指數總市值500億意思的成分股僅3只,權重占比僅為1%;總市值300億以上的成分股共18只,權重合計6%;總市值不足300億的982只成份股權重為94%。
三、中證1000行業分布與主要成分股
相比上證50、滬深300等指數行業以金融地產為主,中證1000指數行業分布非常均衡,以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成長性較強的細分領域以及化工、機械設備、有色金屬等周期行業為主,同時行業分布也相對較為分散。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指數中權重占比最大的行業分別是電子(11%)、醫藥生物(11%)。
總體而言,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大多屬于成長性較高、盈利能力強的行業,與我國科技、制造強國的戰略發展方向相契合。
就成份股權重分布而言,由于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數量多達1000只,所以個股分布十分均衡,有利于分散風險。其中權重第一大成份股華測檢測占比為0.73%,權重前10大成份股占比合計5.56%。指數分散的權重分布能夠有效地反映滬深市場小市值上市公司的整體走勢,不會如其他寬基指數一樣被少數重倉股主導。
四、中證1000指數歷史表現與盈利預測

就收益率而言,中證1000指數自基日(2004.12.31)以來至2021年7月30日,累計收益率達到626%,年化收益率13.20%,領先同期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全指等市場代表性寬基指數。
從波動性方面看,中證1000指數有著顯著的高波動特征,歷史年化波動率達到31.49%,高于市場其他主要寬基指數。
綜合收益率與波動率,中證1000指數的夏普比率為0.37,仍然領先其他寬基指數,所以可以將中證1000視為“高收益、高波動”寬基指數代表。
自2005以來市場主要寬基指數的年度漲跌幅,可以看到,在一些牛市行情,例如2007年、2009年、2015年等,小票表現非常強勢,中證1000的收益也大幅超越市場其他寬基指數。
今年以來在各大寬基指數中表現也排名第一,在市場流動性收緊預期趨緩的大背景下,具有成長屬性的小票或將有相較大盤股的超額收益,因此中證1000的強勢表現或將貫穿全年。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中證1000指數相關細分行業2020年凈利潤增速都保持在較高水平,例如有色金屬和機械設備2020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94.30%和99.25%。
并且根據Wind的預測數據,各行業未來兩年凈利潤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例如計算機行業2021年和2022年預期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01.10%和44.24%,景氣度非常高。
細分行業高景氣度也推動了整個中證1000指數在未來兩年內維持較好的成長性,2021年和2022年中證1000指數預期凈利潤增長率或將分別達到91.66%和12.17%,預期每股收益增長率也或將分別達到81.19%和94.02%。
五、估值處于歷史中低估值區間
截至2021年8月12日,中證1000指數動態市盈率為37.80倍,位于指數發布以來26.20%分位水平;市凈率為3.10倍,位于指數發布以來56.37%的分位水平;指數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中低位水平。
總結
從歷史表現情況來看,與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相比,中證1000指數的業績彈性更大,能夠更加的充分的享受經濟回升帶來的收益,獲得更高的業績漲幅。
在2009年“四萬億”政策刺激下的經濟回升趨勢中,中證1000指數的上漲幅度高于滬深300指數,從2006年至今,該指數累計收益率達到597%,高于滬深300指數的398%,也高于中證指數的540%。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一季度經濟受到重大挫折,不過隨著政府防疫措施的部署,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形勢開始好轉,2020年我國GDP獲得了2.3%的正增長,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數不多的獲得正增長的國家,目前海外疫情依然較為嚴重,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經濟恢復存在不確定性。
更具IMF的最新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5%,我國正處于經濟復蘇過程中,隨著經濟復蘇和盈利上行,中證1000預計將獲得更高的業績漲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