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滬深兩市單邊下跌,讓人防不勝防,滬指跌1.95%,深成指跌2.45%,創業板指大跌3.52%,兩市共計成交10029億元。盤面上,燃料乙醇、稀土永磁、鴻蒙、鹽湖提鋰等板塊漲幅居前;飲料制造、醫療器械服務、醫美、券商等跌幅居前。
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通合科技獲3游資買入,啟迪設計獲2游資和1機構買入,矩子科技獲2游資和1機構買入,金力永磁獲3游資買入,中遠海發獲2游資買入,江特電機獲1游資和1機構買入,科華數據獲3游資買入。
北上資金本周合計凈賣出157.99億元。綜合來看,本周A股整體走勢較弱,白酒、金融表現均很差,貴州茅臺是周活躍股凈賣出的第一位,而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代表的金融股表現不佳。
截至目前,已有65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半年報業績預告。94家略增,68家扭虧,6家續盈,預喜公司占比達69%。以凈利預增上限統計,有18家公司預增超過10倍。科創板公司熱景生物以70546%-81808%的增幅遙遙領先,成為半年報預增王。
近一周機構調研公司數量有130多家。奧普特成為近一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其他調研機構數量較多的股票還有敏芯股份、品茗股份、尚品宅配等,均有100家以上機構調研。在百家機構調研股中,有3只個股擁有芯片概念,分別是敏芯股份、賽微電子和國民技術。
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股中,近5日資金凈流入的有4只,矩子科技近5日凈流入資金0.46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最多;凈流入資金較多的還有珀萊雅、中晶科技等,凈流入資金分別為0.40億元、0.31億元。
周末大事不少,科技股存在重磅消息:其一,六大部委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大集成電路等領域核心技術、產品、裝備攻關;其二,中微公司公告,大基金二期、高毅資產等產業資本大額認購定增。其三,據報道聞泰科技將收購英國最大汽車芯片廠NWF,完善汽車芯片布局。
題材公告
新能源車:海源復材、華鋒股份、江特電機、融捷股份、中礦資源、延安必康
充換電:科華數據、通合科技、愛仕達、展鵬科技、華自科技
華為:神州數碼、矩子科技、啟明信息
稀土:北礦科技、金力永磁

航運:中遠海發、中遠海特
白酒:吉宏股份、中恒集團
機構觀點
粵開策略:今年國內經濟總體延續復蘇,但結構上存在差異,復蘇動力主要來自出口外需和房地產投資。在此背景下,股市的核心邏輯在分子端,高增長及低估值是今年下半年行情的主要邏輯。當前市場預期2021年凈利潤增速較大的板塊主要集中在科技(計算機、電子、通信、汽車等)和順周期(有色金屬、化工、鋼鐵等)。
國金證券:市場獲利了結情緒主導近期市場大幅調整,這意味著市場調整并非趨勢性的,持續時間有限。短期資金面流動性并沒有明顯邊際變化,盡管央行在跨季后連續兩日在公開市場凈回籠200億規模,但市場對此有一定預期。近期股票市場調整的核心因素仍在于建黨百年慶典前市場在維穩后進行壓力釋放,預計調整時間并不會太長。
海通證券:今年以來市場分化加劇,個股及基金凈值漲跌差異比過去年份大。只要行業景氣度高,漲幅就大,估值高不是障礙,這是牛市后期特征,市場風險偏好高。下半年市場中樞望抬高,以茅指數為代表的龍頭仍是較好配置,盈利增長快的智能制造更有彈性。
溫馨提示
本周有9只新股安排發行,而已經完成發行即將上市的另外還有3只,對打新投資者仍然是充滿期待的。9只新股當中,4只創業板、2只科創板、2只滬市主板以及1只深市主板。其中,倍輕松和洪興股份是日常起居生活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倍輕松主營為智能便攜按摩器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在6月結構性行情背景下,百億級私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發行產品方面可謂是趁熱打鐵。據基金業協會數據,80家百億級私募在6月份合計備案了230多只私募新產品。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私募新產品發行的冠軍是高毅資產。
去年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正式落地,將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提升至10萬元,商品類別增加至45類。新政實施一年來,海南離島免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兩倍多,達468億元,銷售金額前三大商品分別為化妝品、手表、首飾,銷售金額合計占同期離島免稅銷售總額的71.5%。
日前,雍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這家國內最大的專門從事提供一站式毛發醫療服務的醫療集團有望成為植發第一股,它的特征是高毛利。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0年雍禾植發的毛利率分別為75.1%、72.6%和74.6%,遠高于一般行業。
本周市場解禁壓力相對較小,將有45只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444.48億元。3股解禁市值均在50億元以上,分別是天智航-U、國盾量子和江蘇新能。其中江蘇新能的解禁比例最大,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68.77%。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