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概念當下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近日板塊龍頭陽光電源(300274.SZ)先后發布了2020年年報、2021年一季報。
資料顯示,陽光電源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企業。主要產品有電站投資建設、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系統等,在光伏行業中更靠近下游。
光伏逆變器收入翻倍
4月28日晚間,陽光電源發布了2021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33.47億元,同比增長81.24%;實現歸母凈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142.45%;實現扣非凈利潤3.78億元,同比增長157.3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24.83億元,上年同期凈流出9.4億元。
“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主要系電站業務及海外光儲業務量增加所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主要系采購付款增加所致”,對于上述部分經營指標的變動,陽光電源在一季報中作出了解釋。
同時其于近日發布了2020年年報,陽光電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2.86億元,同比增長48.31%;實現歸母凈利潤19.54億元,同比增長118.96%;實現扣非凈利潤18.46億元,同比增長103.93%。
具體來看,陽光電源的主營業務中,電站投資開發業務收入82.26億元,同比增長3.62%,占2020年全年總收入的42.66%。報告顯示,2020年,其國內地面電站全年獲取投資建設指標規模超3GW,海外新增項目儲備近1.4GW,家庭光伏全年裝機量同比增長160%。截至去年年末,公司在全球累計開發建設光伏、風電項目超1600萬千瓦。
光伏逆變器亦是陽光電源重要收入來源,去年全年,公司的光伏逆變器全球發貨持續增長,發貨量達35GW,其中國內13GW,海外22GW,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占率第一,全球市占率27%左右。截至2020年12月,公司逆變設備全球累計裝機量突破154GW。
2020年,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75.15億元,同比增長105.98%,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8.97%。
風電變流器業務的增長勢頭強勁。2020年,陽光電源的風電變流器發貨量16GW,同比增長351%;實現營業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381.63%。目前,公司已與國內前十大風電整機廠均實現批量合作。不過,該項業務在公司整體營收中占比較小,營收占比為7.34%。
此外,去年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全球發貨800MWh,在北美工商業儲能市場的市占率超過了20%,在澳大利亞戶用光儲系統市場的市占率超過24%,實現收入11.68億元,同比增長115.17%,占營收比重為6.06%。
毛利率下降、應收賬款高企

整體來看,陽光電源的產品結構在2020年有所改變。
其中,電站投資開發業務的營收占比從2019年的61.06%下降至42.66%;而光伏逆變器等電力轉換設備的營收占比則從2019年的28.06%上升至38.97%。
雖然電站投資業務的營收占比仍然最高,但其對公司毛利的貢獻卻已低于光伏逆變器。
2020年,電站投資開發業務的毛利率為9.49%,較2019年下降了6.4個百分點;光伏逆變器等電力轉換設備的毛利率則有所上升,從2019年的33.75%微增至35.72%。
陽光電源的年報顯示,電站投資建設并非一項相對優質的業務,“光伏電站項目投資金額大、周期短,既涉及地面資源,又涉及各類商業屋頂資源,不僅投資決策非常慎重,而且在項目建設實施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項目延期,難以及時并網發電,給公司的項目管理帶來了新的難度,工程的流動資金需要加大。針對此風險因素,公司將會慎重選擇新能源發電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光伏行業競爭的加劇,2017年至2020年,陽光電源的整體毛利率已連續四年下降。
此外,國內光伏行業存在補貼拖欠、項目金額大、付款周期長等特點,導致了陽光電源的應收賬款高企。截至3月31日,公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款項融資合計94.09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40.69%,其中應收賬款達75.42億元。
今年一季度,陽光電源頗受外資青睞。北向資金連續兩季度加倉公司股份,截至3月末,香港中遠結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科威特政府投資局買入公司747萬股股份,新進入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陽光電源的股價也在這段時間遭遇了上市以來最大幅度的回撤。2月10日至3月25日,27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下跌了44.22%,接近腰斬。
上海某頭部基金經理對銀柿財經記者直言,擔憂包括隆基、陽光電源在內的光伏板塊龍頭業績能否兌現。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