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釋義,先統一語言:
盈虧同源的意思是,盈利和虧錢來源于同一個模式。
模式的意思是,固定某一種交易類型。
盈虧同源,最好的例子就是龍頭股。什么股能大賺暴賺賺塊錢?龍頭。什么股能大虧暴虧幾天腰斬?也是龍頭。不管是短線龍頭,趨勢龍頭,板塊龍頭,還是大牛股,妖股,都有大賺和大虧的條件,也只有這類票,有充足的上漲空間,繼而有相同的下跌空間。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怎么上去的,怎么下來。或者下跌40%,陰跌50%。等等。
一種被市場認可的模式,肯定是來自上漲周期,這也是龍頭戰法經久不衰,讓無數人腰斬膝蓋斬腳斬依然更多人前仆后繼去做龍頭的原因。大眾情人的魅力。
能夠在上漲周期里脫穎而出,不管是一路上漲的票,還是二波三波的票,還是波段大牛股,或者沖破云霄的妖股,它們的賺錢效應有目共睹。它們超越了很多同時代起漲的票,淘汰了許多水平低,或運氣差的人。因此模式的勝利,并不肯定造就多數人勝利。相反,一種模式的勝利,反而是許多人大虧的根源。因為沒有哪一種模式可以穿越牛熊,穿越所有周期,持續大賺。能大賺的,必然能大虧。市場里大跌的,許多時分是之前大漲過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模式的三個條件,你固定一種模式之前,先要考慮這三項。
1.你的性格
2.你的目標
3.你的偏好
其實還有4,就是你的天賦。
一一來說。
1.你的性格:簡樸點來說,就是你是性子急,還是性子慢。急性子的人,合適做超短、短線。慢性子的人,合適做中、長線。
2.盈利目標:你是來市場逆天改命的,咸魚翻身的,提高階層,財務自由的,還是只為跑贏通脹,跑贏存款利率。
3.投資偏好:這是由1和2共同決定的,你是風險厭惡者,還是低風險偏好,還是高風險偏好。龍頭戰法合適高風險偏好,因為回撤大,可能性盈利空間大,不光可能賺錢多,賺錢速度還快,但是,下跌周期里,龍頭的漲幅決定了下跌的幅度。就連九安,如今也對折了,變成了4.5安。
第4點,就是模式的切換了。單一模式,通常只考慮重倉、滿倉,還是輕倉、空倉。不行就撤,OK就上。既然沒有一種模式能牛熊通吃,就觸及到模式的切換。拿我自己來說,我不建議大家這樣做,我下一個上漲周期,會考慮切換龍頭戰法。我當然明白,切換模式是最難的,節點的把控,是擇時里面的難點之一。這需要很高天賦。沒有天賦,刻苦再多,經驗再多,好像也是多余的。就像龍頭戰法,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沒有一個龍頭的走法是一模一樣的。我是想試試,后面會提到這樣做的時弊。
咱們先拋開4,只說123,對于普通投資者,即便要逆天改命,把握好123,也可以勝利。
需要考量什么,上面粗略的提過。下面詳細來說說。
當你熟悉自己的性格,有了目標,估摸出風險偏好,那么你就有一個模式的大方向,這會讓你獲得一部分信奉。其他好處是:1.沿著你的個性;2.能讓你堅持做下去;3.你的決定多數時分不會讓你很為難,不輕易賣飛和踏空,還能及時的止損,倉位這塊也輕易把控。
模式最大的敵人,是誘惑。
誘惑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因,你對模式沒信心,或者你對模式沒耐心;外因是,別的模式看似很美,當下很賺,刺激了你的貪婪。
最大的誘惑,無非是例如:牛股大漲階段,你的題材模式賺錢很難,你動搖,認為牛股還沒加速,想去做牛股。亦或,首板不好賺,量化永不滅,放棄首板去做接力。或者,可轉債溢價低,資金量縮水,出臺新規,跑去做正股。
上面也提到了,我說考慮下個周期不做轉債,去做龍頭。我認為這是不應當的,除非我天賦高。但我對自己的天賦估量,也就那么回事。可是我為什么要去嘗試呢。因為特別情景。
什么時分,你可以觸碰誘惑。
舉個例子來說。
假如把市場分類,可以分類成:價投,成長,題材。
也可以分類:超短,短線,中線,中長線,長線,永久股東。
還可以分類:做連板,做波段,做趨勢。

手法還可以細分:做重要均線回踩,做龍空龍,做二浪三浪,做N型洗盤,做首陰,做加速啟動套利等等。
除了這些,還有做情緒,做漲價,做公告,做期貨相關,做美股港股聯動,等等。
假如只做妖股的人,都明白,妖股到了某個位置會脫離板塊,以至只給板塊助力,不受板塊拖累。假如模式是這種,那么參考的就是市場情緒。而次新,就是市場情緒為主導。這里是有銜接的,妖股的某一個或某幾個階段,次新會起來一波。那么,是不是可以切換模式?看似是換了模式,實際上是切換里面,比較簡樸的切換方式。至少,做龍頭的去做大牛股,這種切換才是不切合實際的,是難做的。因為上漲邏輯很不一樣,籌碼組成也不一樣。
情緒類的,我認為同宗的是:次新正股,20cm雙創,次新債,妖債,妖股。
所以我認為可以去做龍頭,因為妖股幾乎都是龍頭股。所以,我給自己一個不那么難做的切換。
我也明白一些人的切換,無非是放著龍頭不去追,改為去低位做套利。有一篇文章我也指出,做套利的沒前途的。因為龍頭的邏輯,和套利很可能不相關。上文也提到了,龍頭有脫離板塊獨立走高的階段。而套利,我認為是最短的行情,不光如此,套利還是風報比最低的,包括一些人最喜歡的補漲龍模式,我認為補漲龍,首先有沒有都不肯定,參考的難度更大。龍頭沒死呢,就研究大太子還是二太子繼續,考慮接下來怎么站隊,是不是很危險,輕易掉腦袋?
對于新手,我的建議是,做右側交易。任何時分,都做右側交易。不要去左側埋伏,跟隨點火,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第一,你沒條件先人一步獲得重要消息,第二,你沒團隊,天天市場大漲漲停的票你都具體擼一遍,很難堅持下去,一周可能就歇菜了。而模式之所以要符合你的自身條件,就是為了讓你堅持下去。都不堅持,怎么優化,如何完善?
要明白,模式,許多人都是一類的,但決定賬戶最終差異的,就是那么一點點的不同,許多一點點積累起來,就是一大坨。
你想想看,你總能3板上,別人總是4板上。你上車的時分,游資跟你上,別人上車的時分,游資一部分已經離場了。主動權是不是永遠在你手里?你賣出,叫獲利了結。4板上車的,可能叫止損。差距很大。
對于做波段的選手,提前一天,可能就是半倉T+0和T+1的差距。誰說波段不做T?你去打聽打聽,哪個大牛股,上漲400%以上,大資金從頭拿到尾。不太可能。一定要通過做T,利用T+0的滾動優勢,把成本做低。咱們是三維視角,做T戰戰兢兢,人家是四維全開視角,放心做,跌了買,高了賣。為啥許多波浪,為啥加速放量,正因如此。
其實波段選手,手法還真沒啥特殊的,要害是信心。你想想看,目前大A里面,所有成長股,他們的增量資金,是不是都來自機構?機構是單兵作戰,還是扎堆?寧德時期怎么翻十倍的?用了多久?你再去看價投的票,是不是也扎堆?再看各階段的龍頭股,是不是也扎堆?無非是抱團的團體不同罷了。人家就是吃這口飯的,怎么可能錯過?就算錯過一天,也不至于錯過一周吧。我做過基金,我對經理的持倉還是比較了解的。大同小異。其實游資和實盤高手,他們買的票,也大同小異。核心品種,基本上高手都有配置,無非是買入機遇,倉位占比,持股周期,這些差異,結合資金體量,決定最終收益差異。
盈虧同源,理想的結果是,盈利多,虧損小。賺錢的時分猛干,虧錢的時分不疼不癢。這很難就是了。真正能高點賣出龍頭的,最后一波逃頂牛股的,都是實力,運氣是實力的一種嘛。
有模式的人,你的模式就是消費線,你的產品就是交割單。你得通過產品,來反推你的消費線環節哪里存在問題,去優化,逐步優化。優化差不多了,也就完善了。接下來就是周而復始,直到完全通達。過程中,一定也要去考察學習,舍短取長。你做一種模式,但是要明白許多模式,至少最主流的你得明白。最主流的,就是各種龍頭和牛股,這是之前別人的產品,你得拆分解剖,細心研究,設法把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家的產品。
9月份開始,我雖然做轉債,但我發現,我看的最多的是1進2的連板。我發現,龍虎榜上許多游資也做這塊。1板看見,2板買入,能行就拿著,不行就3板走人。把這塊放大,就形成了先手收割后手,誰都不太格局,板塊里除了那幾個有點想象力的題材,行業里只剩下個別低位有供求(漲價)的賽道,還有就是莊股,別的都不太行。
有了這個發現,可能許多人就不繼承往下深刻思索了。
我繼而會想,為什么不格局?答案是,都明白7斷8,那就看誰先套利走人,因為越高,風險越大。簡而言之,就是必須看監管的臉色。那么是不是就需要破局的票,來告訴全市場,監管寬松了?
想到這里,可能又有人止步了。我會繼而去想,假如監管不放寬,怎么辦?其中一種玩法就是走波浪,NNN外形,類似趨勢形態。再者,就是指數大漲,讓偏離值符合,順利破局。
也都是給預期。
然后就看市場怎么走了。這是無法猜測的。只有符合預期,高于預期,低于預期。
其實到這里,我還是沒停下思索。我繼而會想最糟糕的情景。假如你有丑事,你什么時分揭露?假設你的丑事終究瞞不住,必須找機會說。你會挑選什么時分?假如是日常,事實生存中,我會選一個我做了自豪的事的時分,來將功補過。或者選一個當事人興奮的時分,勇于認錯,減少點代價。但是股市里,利空最佳爆發時代,就是市場大跌的時分。你說對不對?就像減持,一定要高位減持啊。黃金坑里減持,多冤啊。假如不是急用錢,誰會在第四年年底提前取五年期定期存款啊。一樣的道理。所以我看不上那些動不動抱怨減持的,對人家來說,這是最合理的機遇。
說回上面那段話,總結一下,就是考慮暴雷的可能。越糟糕,就更糟糕。
最后,我還會考慮一下破局的方式。我會等。等什么,等踏空,誰踏空,不格局的資金踏空。
最好的踏空方式,就是深水割肉,地天板。這是最難受的。還有就是倒在黎明前,趨勢起漲點清倉。沒有踏空,很難設立后面的格局。
所以你看,是不是得多想想,多思索。機會是給有掌握的人的。
市場不好的時分,多學一些,讓自己成竹在胸,有理論,再結合實踐,就輕易許多。每一輪賺錢周期,包括起漲和下跌,都值得珍惜,要總結。
認為文章干貨許多,象征性的意思意思,給點鼓勵。等我手頭有不想公開分享的干貨,尤其是可能引發內卷的,我會想到你,單獨開小灶。
來源:雪球-借股圓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