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技術派的交易者,都把指標視為“圣杯”。下圖為交易軟件中常用的指標:
▲常用交易指標
你是不是看的眼花繚亂,一臉懵,到底用哪些指標?!
大家在平時的交流中,可能最關心就是使用什么指標信號來下單。甚至不少交易者,還會去修改系統默認的參數,以達到信號明確的作用。
剛開始接觸期貨交易的時候,我也曾對各種指標癡迷,還下決心去驗證每一種指標對盤面行情的指示作用。每天交易時間結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復盤。你會發現,當行情走出來的時候,任何指標都是對的,而當你做錯的時候,反而又會懷疑這些指標。
所以就會逐步演變成指標組合,主觀上認為,組合可以減少失誤的判斷。
而實際上不會達到你想要的成效。不要妄想,通過指標組合就等于找到交易的圣杯,就能百戰百勝!一個指標的正確性,能達到80%,就算是很不錯啦。那兩個指標加起來,會大于80%嗎?
答案是:小于。也許連70%都沒有了。
所以,當你摸著門路之后,就開始做減法了。
去掉多于的指標,就看幾個你熟悉的,摸透了的,達到條件反射的。
有人做過嘗試,只看MACD做交易,翻紅就開多,變綠就開空,照樣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螺紋鋼1901
看看上面螺紋鋼1901的日線走勢,當MACD翻紅的時候,行情開始上漲,而MACD變綠的時候,行情下跌。
就這么簡單,為什么期貨,我們就老是做不好呢?坊間傳聞,有些鋼貿商還把這個指標作為現貨價格上調或下調的依據。(現貨商,懂技術,好可怕啊。)
如果你不看MACD,那單獨看均線呢?
▲均線
價格在20日均線之下,就做空,價格在20日均線之上,就做多,沒有站穩或沒有突破就止損。也是如此簡單的交易規則,為什么不用呢?我猜,就是怕虧損,不相信。
前段時間,遇到一個期貨新手,剛剛入市,什么都不懂。下單就憑感覺,做對了,就止盈,做錯了,就跑。現在權益已經翻倍了。
這說明什么呢?因為他就是把期貨交易想的很簡單。
你也可以單獨看,量與價的關系做單:
增量上行,就做多;
增量下行,就做空;
反彈縮量,就做空;
下探縮量,就做多。
期貨就是這么簡單,沒有必要去深究為什么漲,為什么跌。你研究的再透徹,市場也不會頒給你一個博士文憑。這個市場是殘酷的,盈利了才是硬道理!也只有盈利了,你才能在這個市場活下去。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