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幾位朋友來公司拜訪,深談之后覺得應該寫一寫我對知與行的看法,今天不忙,寫出來,應該會對大部分朋友有所幫助。哲學上一直存在“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的辯論”
我認為這個辯論的核心是沒有把“知”的概念清晰定義。我個人把“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知道,第二是悟道,第三是得道。
如果把“知”理解為“知道”,就是“知易行難”;如果把“知”理解為“得道”,就是“知難行易”。《菜根潭》上說:“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得是誰,犯著又是誰。”同樣是沒有分清知與得。
知道,和悟道都不難理解,何謂得道?這里的得是佛家所謂證得。秉承我的原則,既然要說就把它說明白,舉個例子:記得一次中糧于總問我對佛學修行的理解,我說,佛學就像物理學,有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
理論物理學家通過邏輯公式推導出物理學定理,而實驗物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之

佛學的大師,高僧通過學習明白眾生皆有佛性的道理,而佛通過自身證明之,證得即為佛。佛學又不像物理學,實驗物理學家只要證明了,全人類就都可以用了。
而佛學別人證明的是別人的,每個人都要通過自身去證得,沒人可以替代。在之前的博客中提到過,如果只是看過,明白,就能懂得,做到,那和尚修成佛陀豈不是和上大學一樣簡單?
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從事的行業更接近佛學的修行,別人的規矩原則,是別人的,即使告訴你,也還需要你自己去領悟去證得。再說的細一點:知是其表,悟是其里,得是融入自身,是坐忘,是彼岸。
還能不能說得明白點,佛曰:不可說。佛自有其道理,如果我也不可說那就是在賣弄了。
還是舉個例子:我說過在金融市場里看的很遠的人,最重要的品質是耐心。看過的人應該都知道了,而有幾個人能悟道?悟是自己明白了,本來就應該耐心,除此無他法,能夠要求自己做到。悟道的人中又有幾人能夠得道?

得就是輕松的做到,就是不需要記得要耐心,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還需要耐心嗎?耐心就是忍耐自己的心,這里心是欲望,希望市場按照自己的想法波動的欲望。
按照耐心的要求去做是悟道的層次,只要悟道了不斷的要求自己這么去做,就很有可能得道。真正的得道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有人說這里的心是欲望,應該改成從神所往,其實不用,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是,心里已經沒有了逾矩之欲。
既然心里已經沒有了逾矩之欲,那么也就不需要規矩和耐心了,是為坐忘,是為彼岸。到了彼岸,你還背著佛法這艘船干什么?耐心就是投機市場佛法的一種。與諸君共勉!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