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最近的交流中會問我,期貨分析中最重要的點是什么?想把握大趨勢必須要掌握基本面走勢,很多大佬曾經說過,基本面分析是我能夠堅持持倉的信心源泉,那么基本面最重要的點是什么?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講一下我的角度的觀點。
?
首先,基本面分析肯定會涉及成本,分析一個商品的成本看似很重要,然而把成本固化那么就走入歪路了,我們經常說成本,成本在一定時間內變動是不大的,然而周期拉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另外極端情況也會使成本變化迅速。比如前一段原油價格的大跌,導致幾乎所有的商品成本重置,運輸環節在每個商品的成本中都占有較大比重,這也是原油之所以能夠對大多數品種都能產生影響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原油如果有大波動,那么所有的品種成本都將被重置。所有研究成本一定不要被固化,否則會從錯誤的邏輯中得出錯誤的結果。
?
第二個,庫存,很多人說庫存反應了目前的供需,其實不然,庫存數據有其局限性,數據只是反映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的供需,是過去式,它反映不了未來和即將變化的供需,且很多統計只統計明面上的數據,在價格下跌的時候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庫存都出來了,這也是庫存局限性,它只能表達在明面上的商品供需水準,以及整個供需大周期的階段,可以用庫存判斷目前的供需松緊情況,但是做期貨短線的庫存的作用著實不大,因為一般庫存反應的是前一段發生過的事情。
?
第三個,政策,一般來說,政策一般定下來,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但是這兩年來,變動太快了,上面有點像病急亂投醫,一路加杠桿,感覺要崩潰了,隨后開會商討,拿出了刮骨療傷的氣魄,去杠桿,去著去著感覺這樣太疼,代價太大,變為穩杠桿,這就是這一兩年的政策變動,上頭在摸著石頭過河,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現在到底出路在哪,穩住,不能亂是他們的基本操作,實在不行,就是放水,放水是口大鍋,啥都能往里裝,所以用政策定位商品是牛市還是熊市,是不科學的,但是政策對于市場短期的沖擊會很明顯,比如今天放水,明天螺紋可能就會被拉起來,今天出個大豆振興計劃,明天被調減種植面積的玉米就會拉起來,可見,政策是短期的興奮劑,短線參考性強,放長遠就需要斟酌。
?
最后一個,不要太過于固執的堅持自己的觀點,有時候合理反而是最誤導人的,一個商品的價格是長時間偏離其價值本身的,你認為合理的東西可能在長時間都不會出現,一個商品的價格在某一段時間可能會某一個因素主導,如目前螺紋被年后需求預期較好和資金主導,而豆油則被年后預期供應偏緊主導,而豆粕則被后面非洲豬瘟陰霾下的悲觀需求主導。按合理程度來講,目前螺紋 需求幾乎為0,但是盤面并未表現需求的一面,豆粕的庫存 降庫非常快,已經接近正常水平,按正常人的思維,螺紋就應該空,豆粕就應該多,然而事實是相反的,所以,大部分正常人都做不好期貨是有原因的,而期貨價格在某一段時間會被某一個因素主導,雖然最終會回歸合理,然而大部分散戶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的,大多數人是死在半道上。
?
總的來說,期貨,就是沒什么理,你需要看盤面表達出基本面的哪塊因素,而不是看盤面什么時間才能符合自己的邏輯思維,簡單說就是客觀和主觀,順應盤面和自我猜測的區別,讓自己思維順應盤面,而不是讓盤面順應自己。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