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出現供應短缺的情況下,使用期貨或者期權都是比較合適的,沒有具體的區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地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其分析操作的關鍵是根據歷史數據分析現貨價格高于或者是低于期貨價格的可能性,具體的分析從兩個方面進行:
(1)買方:不應該在本地價格相對期貨價格的折價處于歷史高位時買入期貨。而是應該在本地價格相對期貨的溢價處于歷史高位時買入期貨,因為當本地價格相對期貨價格的溢價很高的時候,后面很可能出現現貨下跌、期貨上漲的局面。當本地價格比期貨價格低很多時,則更可能出現現貨價格上漲速度高于期貨價格的現象。總體趨勢是兩個價格互相靠攏。
(2)賣方:其做法與買方的做法正好相反。賣方不應該在現貨價格相對紐約期貨價格的滋價處于歷史高位時為自己的存貨進行賣方套期保值。當現貨價格相對期貨的折價處于歷史高位,賣方則應該賣出其期貨合約。
到底是應該選擇期貨還是期權都取決于某個地區的競爭激烈程度。比如說是實物油合約,如果在春夏兩季消費者擔優冬季的燃油價格高漲而搶購油品,經銷商爭奪客戶的競爭極度激烈的時候,購買期權或封頂價格保護需要支付的費用會上漲到難以承受的地步。
而且在期貨合約中還有一種封頂合約和固定價格合約,在實戰中應該怎么進行選擇和區別,也是需要投資者進行仔細的分析和辨認的。
當然選擇期貨或者固定價格合約也是一把雙刃劍,價格可能會下跌,競爭對手可能根本沒有進行對沖或者只進行了部分對沖.此時購買了,固定價格保護的經銷商可能陷于相對不利的境地。如果價格下跌,消費者可能在取暖季節更換門庭。如果消費者希望在預訂時價格最低,此時使用固定價格合約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消費者希望在真正取暖時付出最低的成本,上限合約更合適。
通過對期貨市場中如何選擇期貨交易或者是期權交易的講解,希望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的案例具體分析,認真的分析期貨市場的各種消息進行仔細的分析。
來源:全球財富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