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的先鋒集團再生波折。
先鋒控股與網信集團10月5日聯合發布訃告,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中國先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先鋒集團”)創始人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享年48周歲。
今年以來先鋒集團風波不斷,旗下證券公司存重大風險、P2P兌付逾期、第三方支付違規被罰,三家港股上市公司股票已跌成仙股。此次實控人病故不禁讓數十萬投資者寢食難安,放言要成為中國版“歐力士”的先鋒集團是否還有能力補上其巨額負債?
中國版“歐力士”成泡影
資料顯示,張振新出生于1971年,先鋒集團創始于2003年,深耕金融科技、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領域,十余年間陸續取得融資租賃、擔保、保理、公募基金、證券、互聯網小貸等金融牌照,集團管理資產最高時達3000億元。
目前先鋒集團擁有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新三板亦有布局。
2014年起,先鋒集團開始在金融科技領域加速發力,陸續在第三方支付、在線投資等領域完成業務布局,彼時張振新放言,要打造一個中國的“歐力士”。
“歐力士”即“歐力士集團(ORIX Corporation)”,是一家誕生于1964年的世界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19年7月,市場關于“先鋒系”網信集團旗下P2P平臺網信普惠被“清盤”的消息不斷擴散。7月5日,網信集團發布的《關于網信集團當前情況的說明》顯示,由于大額企業標的無法及時還款,及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原因,集團部分產品出現逾期情況。
網信普惠早在2013年便已上線,目前由北京東方聯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持股99%股東正是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
根據網信普惠平臺公布數據,截至2019年7月31日,平臺借貸余額為57.88億元,借貸余額筆數11.73萬筆,當前出借人數量14.07萬人,至今累計借貸金額超1652.78億元。
除P2P存在風險外,先鋒集團旗下網信證券、先鋒支付年內也陸續曝出隱患。
今年5月,網信證券因存在重大風險隱患,被遼寧省證監局派出風險監控現場工作組進行專項檢查。此后,網信證券股東聯合創業集團被采取限制股東權利措施的監管決定,其違規主要涉及三名自然人未經批準實際控制網信證券5%以上股權,被責令改正,其中即包括先鋒集團CEO張利群。
網信證券2018年度報告顯示,網信證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2.44億元,凈利潤為-28.80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凈資本為-30.55億元。據悉,網信證券因涉及巨額代持債券違約而導致重大風險隱患。
今年4月,先鋒集團旗下先鋒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央行大連中心支行被給予警告,并處以42萬元的罰款。
要成為中國版“歐力士”的豪言猶在耳,先鋒集團已走到生死關頭。
就在發布訃告的同時,網信官微同步發布了一則《先鋒集團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牽頭風險化解工作》的公告,表示已第一時間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并推舉集團CEO張利群為組長,共同商議后續工作計劃和方案。
網信官微表示,公司首先通知了先鋒體系內各子集團公司,不得私自轉移財產、變更或注銷公司。工作組將以維護債權人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公司資產不流失、繼續完成各類產品兌付為核心工作內容,建立并加強資產管理工作、債權人管理及兌付工作、催收管理工作,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1、落實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后續合法授權事宜,以利于集團有效處理資產;
2、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集團進行資產梳理、處置及債務兌付相關工作;
3、邀請部分債權人,了解、監督并參與集團重要工作決策,并定期向廣大出借人通報;
4、加快集團資產的梳理、盤點、清收進度,確保集團資產不流失;
5、有序組織并推進集團各類債務的兌付工作;
6、加強與出借人及其他各類債權人的有效溝通,進一步推動完善集團信息披露機制;
7、召回原集團核心高管回崗處置風險,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已安排對所有離崗執行董事、副執行董事、核心機構負責人發布召回通知函,要求核心高管回崗處置風險;
8、動用多種手段,包括不限于發布召集令、訴訟、仲裁、報案等相關手段加大應收帳款的清收力度。
此前張利群透露,先鋒集團已梳理了超過200億的資產清單以及各金融牌照,張振新也處置了海外資產和個人的收藏。
在一封7月流出的張振新內部信中,張振新表示:“實體經濟的下行使得資產端資產質量出現了嚴重下滑,抵押品價值縮水,處置難度增大;同時遭遇了一些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盡管公司一直在用自有資金來維持流動性并保持剛性兌付,也還是迎來了不可回避的逾期時刻。”
張振新在信中表示,扭轉不利局面的方式主要有:成立催收管理工作組、資產盤點清算工作組;啟動重組計劃。與多個資管公司、券商、拍賣公司和產權交易所等治談資產重組方案,并已經有了實際效果。
有先鋒集團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張振新在區塊鏈業務上虧掉的錢,需要用幾十億為單位計。”
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
在網信官微訃告留言中,不少投資者對于集團能否還債憂心忡忡;而在股市上,先鋒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或已表明投資者對集團未來的態度。
Wind數據顯示,先鋒系在港股的三家上市公司中新控股(8207.HK)、弘達金融控股(1822.HK)、平安證券集團控股(0231.HK)股價自2018年5月起持續下跌。截至10月5日收盤,三家股價分別報每股0.012港元、0.027港元、0.076港元。2018年5月,僅中新控股一家公司市值便超過200億港元,目前三家公司總市值合計僅8.55億港元。
10月4日,中新控股(8207.HK)公告稱,自2019年7月8日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現場檢查后,先鋒支付有限公司已暫時停止營運。中新控股股票自2019年7月8日上午9時起暫停交易,截至目前公司股票仍在停牌。
此前8月21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先鋒支付有限公司已被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