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出身的P2P平臺紅嶺創投,即將結束近十年的“野蠻生長”,亦是P2P行業的縮影。
3月23日,紅嶺控股董事長周世平發文《雖然是清盤,但不是說再見!》,再次挑動業內敏感的神經。
“標志著草根P2P時代的結束。”上海一家P2P高管趙義(化名)感慨。
不可否認的是,“175號文”的影響開始顯現,且蔓延至頭部P2P平臺。
紅嶺創投以“大標模式”著稱,面對幾十億不良,而且兩度宣布清盤,能否順利落地,未來如何轉型,頗值推敲。
又一次清盤:另一平臺爭取備案
不同于線下平實樸素的形象,線上的周世平十分活躍,常在紅嶺社區發帖,也常在群里互動。
早在2017年7月,周世平曾高調宣布,紅嶺創投2020年底前退出網貸市場,退出后將轉型“產業金融、創新投行、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四大業務,將互金平臺“紅嶺創投”轉型升級并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紅嶺控股”。
在《雖然是清盤,但不是說再見!》一文中,周世平如此解釋當時的情況:“監管部門領導考慮到行業穩定的原因,電話提醒老周改為合規備案,近兩年隨著行業形勢的變化,并且征求監管層意見,近期紅嶺創投正式提出清盤時間表及初步方案。”

至于具體清盤方案,周世平稱,紅嶺創投2021年12月底清盤平臺線上債權資產,未到期部分債權由紅嶺控股全額收購;投資寶平臺全面轉型線下私募,原有線上標的分批置換并對應優質資產,線上平臺2021年12月底之前清理完畢;億錢貸平臺資產合規并已銀行存管,繼續保留并爭取備案。
周世平還稱,紅嶺創投原大單資產屬于不合規資產,通過拍賣并購重組等手段進行變現,目前處置時機已經成熟,預計3年內可以分批收回。2019年平臺線上存量規模降低50億元,2020年平臺線上存量規模降低80億元,2021年12月底平臺線上存量規模清理完畢。
“紅嶺控股及老周本人將以所有可變現資產為以上清盤方案提供擔保,保障投資者安全上岸。”周世平承諾。
紅嶺創投官網顯示,平臺運營近10年,累計成功出借4520億元,待償金額184億元(不含凈值);投資寶平臺運營近6年;億錢貸成立于2014年,2018年4月,億錢貸引入新股東——深南股份(股票代碼:002417)和紅嶺創投,實際控制人為周世平,借貸余額近6億元。
隱憂:流動性、幾十億不良
在高調宣布清盤前,3月21日,紅嶺創投官網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4月1日起,全面停發凈值標;取消“高凈值乘數轉讓專區”,即用戶收購債權轉讓產品平臺不再進行補貼;調整債權轉讓費用如下:(1)債權持有30天(含)以內,轉讓服務費率為轉讓本金的2%;(2)債權持有超過30天,轉讓服務費率為轉讓本金的0.5%。
而紅嶺控股最大的隱憂還在于早年累積的幾十億不良,具體不良規模無從得知;且未來業務以投資并購為主,盈利可持續性未知。
當時,周世平表示,“不良資產處置是很復雜的”,貸款投向土地開發和建設工程,所以有待建工程。周世平模糊提到,簽了好幾家戰略合作機構,他們再投入一部分資金,恢復工程建設和銷售,進而處置不良資產,所以最主要是需要時間。
周世平最新表示:“資產清收是保障平臺平穩運行的關鍵,3月底將成立由資產處置專家顧問、專業合作機構、監管代表、投資者代表、股東代表、董監高代表等組成的資產清收委員會,為平臺資產清收提供保障。”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