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倫周刊》撰稿人尼古拉斯·賈辛斯基 (Nicholas Jasinski)
在過去十年里,成長型投資已經讓價值投資遠遠甩在了身后,并且它的主導地位在疫情危機期間進一步擴大。本輪創紀錄的牛市是由成長型的超級大盤股引領的,比如微軟、亞馬遜和蘋果等。在2020年的動蕩中,仍然是這些以技術公司為代表的股票表現最好。
與此同時,傳統經濟下的價值股面臨著普遍的“居家訂單”所帶來的壓力。此外,當前極低的利率提升了公司未來利潤的現值。這進一步對一些成長型股票形成利好,人們預計他們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大部分利潤。
盡管市場越來越集中于少數幾家頂尖公司,但2020年的劇烈震蕩和不均衡反彈,使得更多公司可以被歸為價值股——傳統上,價值股是指那些基于各種基本面指標較大市存在折價的股票。另一方面,成長型股票指的是那些利潤或收入增長速度被認為快于市場其他領域的股票。
過去五年里,標普500指數總的每股收益以6.6%的復合年率增長。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前,分析師們預計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的每股收益將在2020年增長8%左右。目前的普遍預測是較2019年下降22%。但是,今年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僅下跌了8.5%,其估值倍數已經擴大:標普500指數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約為21倍(基于未來12個月預期盈利)。
《巴倫周刊》對標普500指數中那些表現出價值股特征的股票進行了篩選。也可以說,它們看上去仍然便宜,但具有“利潤增幅高于平均預測值”的成長型特征。

該指數中有191家公司的預期市盈率低于15倍。在這些公司中,有83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在過去五年中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長。而在未來五年內,只有15家公司有望達到同樣水平的增長。
此次篩選得出的股票在下表中。
具有可信增長紀錄和樂觀分析前景、但目前股價相當于價值股的公司包括:健康保險巨頭Anthem(ANTM)、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AMAT)、半導體技術公司博通(AVGO)、生物制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BMY)和卡博特石油天然氣公司(COG)。
翻譯 | 小彩
版權聲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