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貝多財經發現,“A H”股上市公司白云山旗下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醫藥”)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國泰君安國際為獨家保薦機構。
據了解,廣州醫藥所屬的廣州藥業曾是一家“A H”股上市的醫藥控股型公司。2013年8月,原廣州藥業更名為“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白云山”)。同年8月29日起,A股、H股的股票簡稱均變更為“白云山”。
根據早前的資料,白云山不僅包含了原廣州藥業的資產,同時還注入了原白云山A(SZ:000522)的資產和廣藥集團的部分資產。當前,白云山旗下品牌包括“潘高壽”、“王老吉”等。
銷售成本高企
招股書顯示,廣州醫藥是中國領先的一體化醫藥分銷商,擁有70年的經營歷史,從事各類醫藥產品的分銷及零售,并致力于向醫藥行業價值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供應鏈服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19年,按醫藥分銷業務所產生收入計,廣州醫藥為全國第五大醫藥分銷商,約占總市場份額的2.2%;按華南地區的收入計,廣州醫藥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醫藥分銷商,所占市場的份額約為12.4%。
廣州醫藥在招股書中稱,醫藥分銷為該公司的的主要業務,占其于往績記錄期間總收入的95%以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所運營分銷網絡由29家附屬公司及23個倉庫組成,向全國逾3.5萬名客戶提供醫藥分銷服務。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廣州醫藥在中國分銷逾1.9萬類西藥、逾1.4萬類中藥、逾1.5萬類醫療器械及5000類其他產品,總計逾5.4萬類產品。同期,該公司自逾5000名國內外制藥商及醫藥分銷供貨商采購產品。
醫藥零售方面,廣州醫藥在中國南方各省份運營零售藥房網絡,提供醫藥產品及保健品。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137家以“健民”、“廣州醫藥大藥房”與“晨菲”等全國性或地區性優質品牌名稱運營的直營零售藥房。
財務方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廣州醫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366.64億元、426.26億元與435.42億元,對應的年內利潤(凈利潤)分別為 2.73億元、3.96億元與4.24億元,均保持增長態勢。

與營收相匹配的是,報告期內,廣州醫藥的銷售成本分別高達344.96億元、400.42億元、408.66億元。這也意味著,其毛利空間不大,分別為21.68億元、25.84億元、26.76億元,對應的毛利率分別為5.9%、6.1%、6.1%,薄利多銷。
報告期內,廣州醫藥的分銷成本分別為9.54億元、10.95億元、11.18億元,行政開支分別為4.25億元、5.01億元、5.30億元,減值虧損分別為4801.0萬元、1.03億元、1.08億元。
白云山持股超70%
股權方面,IPO前,廣州醫藥的控股股東為白云山,該公司持有72.74%前者的股份。同時,WBA Group Limited(沃博聯,NASDAQ:WBA)通過Alliance BMP Limited(聯合美華)持有18.18%的股份。
其中,廣藥集團持有白云山45.04%的股份。據貝多財經了解,廣藥集團曾在2017年12月發布公告稱,白云山擬通過以現金方式向 Alliance BMP Limited(聯合美華)所持有廣州醫藥3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10.941億元。
交易完成后,白云山以80%的持股比例獲得絕對控制權,于2018年5月31日完成資產交割及工商變更登記,并將廣州醫藥納入上市公司的合并范圍。同樣在2018年,完成收購王老吉藥業48.0465%,合計持股96.093%,納入并表范圍。
根據白云山此前公布的2018年度財報,該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22.34億元,同比增長101.55%;扣非后凈利潤為 21.31億元,同比增長10.12%。其中,廣州醫藥、王老吉藥業貢獻良多。
2020年,白云山實現營業總收入616.7億元,同比下降5.05%;實現歸母凈利潤29.2億元,同比下降8.58%。白云山在財報中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料及交通運輸等受到一定影響,全國醫療機構門診量與藥品終端需求大幅下降。
事實上,白云山在2019年的凈利潤就出現了大幅下滑。數據顯示,其2019年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1.89億元,同比減少7.33%。不過,其營收增速依然強勁,同比增長53.79%至649.5億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