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遇到的客戶都想要了解,需要了解,包括關系形成的底層邏輯,今天用文字的方式來和大家聊一聊。
這其中聊到的一些話題可能會涉及到行業的潛規則,也只是我看到的,大家不用深究。接下來,簡單以我的視角從三個角度來分析分析貸款中介和銀行的關系,為什么銀行會默認中介機構?
第一點,成本和效率的角度。
不管是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還是全球疫情經濟萎靡的時代,需要貸款的人太多了,要不然網上都說互聯網大廠的盡頭就是放貸呢?而且福布斯排行榜銀行貸款機構眾多,但是有貸款需求的人并不一定就可以申請到銀行資金,符合銀行條件的只有少數人,
因此銀行對于有資金需求客戶的初步篩選的工作量尤其大,只靠各個網點柜臺和客戶經理去辦理是忙不過來的,無形之中加大了工作量,浪費了極大的人力成本。
很多銀行,尤其是商業銀行,是不愿意增加這一塊成本,正好中介機構帶來的客戶都是篩選過的,然后順理成章這個初步篩選的部分就轉嫁給貸款中介了。
將資質篩選的這一部分交給貸款中介操作后,那么銀行貸款經理只需要負責審核滿足條件的優質客戶就行,效率極大提高,也是某個營業部一個月的放款量比別的支行一年的放款量還多的原因,銀行這邊既節省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何樂不為呢?
一般這種情況發生在大型商業銀行和貸款中介之間,小的地方性銀行因為客戶量少,工作量也少,也會出現和貸款中介搶客戶情況
第二,銀行非標貸款業務的角度
我們的貸款中介朋友經常會說“非標件”這個詞語,這個非標貸款產品是區別銀行公開的統一標準產品的一種叫法。
這個業務一般是要求公司或者個人做擔保,或者是銀行自己操作風險系數過高,只能通過代理操作,這個時候,中介機構非常符合而且能提供滿足銀行的要求條件。

因為風險問題和合規問題,銀行這邊是不會將非標給大部分人申請的,很多時候就是能找貸款中介去辦理。
因此貸款中介機構也經常會把這些非標產品作為特色和主打產品主力去營銷,這種情況比較容給人造成銀行和中介“狼狽為奸”的印象
第三,風險隔離的角度
非標貸款產品的操作也是一種銀行業務風險隔離的方法
另外就是個人行為,貸款經理與貸款中介之間的默契配合,許多銀行或貸款機構的客戶經理為了獲取額外收入,私下與貸款中介達成合作,優先辦理,這樣也提高了獲客效率,減輕了業績壓力。
說得更直接一點,因為各個銀行機構或放款機構都有相關嚴格規定,旗下的客戶經理不可能也不敢直接向貸款申請人收取額外的費用的。
而貸款中介因為向貸款申請人提供了服務,可以合法合規地收費,然后將其中一部分以某種形式分給貸款機構貸款經理,簡單高效。
在這種互利共贏的模式之下,貸款中介推給銀行的意向客戶全部都是滿足銀行要求的,銀行貸款經理只需要按照銀行的要求批復就是了,不會讓其難做。銀行貸款經理,也樂得安逸,獲客賺錢兩不誤。
這其實是市場選擇造就的復雜關系
銀行和放款機構除了存量客戶也是需要貸款中介進行獲客,貸款中介需要貸款機構消化掉手里的需求客戶,貸款申請人需要通過貸款中介獲得貸款信息與相關服務,在這三方需求的相互作用之下,就形成如今的貸款中介與銀行等放款機構的關系
分析起來是很簡單的,這就是三方的一個運作邏輯,有些客戶接觸貸款少不理解,隔行如隔山嘛,現在應該講清楚了吧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