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補發分為兩種,一種是絕大部分退休人員都能享受到的,叫作調整后的補發;另外一種是小部分退休人員能享受到的,叫作應得的補發。 下面就兩種補發的給自享受人群及經濟實質科普如下。 一、調整后的補發 調整后的補發指的是每一年根據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養老金調整的通知》的補發,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每年養老金上調。 2022年5月,兩部門已經下發了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平均上漲比例為4.5%,接下去各…
養老金補發分為兩種,一種是絕大部分退休人員都能享受到的,叫作調整后的補發;另外一種是小部分退休人員能享受到的,叫作應得的補發。
下面就兩種補發的給自享受人群及經濟實質科普如下。
一、調整后的補發
調整后的補發指的是每一年根據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養老金調整的通知》的補發,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每年養老金上調。
2022年5月,兩部門已經下發了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平均上漲比例為4.5%,接下去各地會出臺當地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組織實施。
每一年養老金調整均發生在年中,基本上在5月至7月之間,而調整的時間是從每年的1月1日開始。比如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從2022年1月開始算起,假設某地6月下發了調整方案,那么就得將2022年1月至5月的差額給補上。
例如,上海退休人員張三原來每月領取5000元養老金,2022年6月上海下發了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實施方案,根據計算張三每月能夠獲得230元的養老金增加額,增加后每月領取5230元。
調整方案于6月下發,2022年1月至5月張三實際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為5000元,需要補上,每個月補230元,5個月一共補發230*5=1150元。
因此,張三6月實際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包括兩部分,一是調整后的6月養老金(5230元),二是前五個月的補發金額(1150元),共計6380元,從2022年7月開始每月領取5230元。
能夠參與調整后的補發的退休人員必須是在上一年12月31日前已經辦理完退休手續的人,也就是2021年12月31日前已經退休的。
2022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員不能參加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到了2023年上調養老金時就能參與了。
二、應得的補發

應得的補發指的是原本應該發放的養老金卻由于政策滯后發得少了。
比如,每月應該發放4000元養老金但實際只發了3800元,那么每月要補200元。怎么會出現“少發”的情形呢?簡單介紹一下。
每一位退休人員剛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都需要去社保局辦理退休手續、核定第一個月領取的養老金。
養老金分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個部分,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退休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1%
退休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一般在第二年下半年才會公布,換言之,年初退休時這個數據還沒有發布,為了不影響大家領取養老金就會暫時用上上年度的職工平均工資代替。
比如,北京退休人員李四2022年4月10日退休并辦理了退休手續,北京還沒有公布2021年的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的時候只能使用北京2020年的職工平均工資。
到了2022年7月北京公布了2021年的職工平均工資,這時就需要調整李四的基礎養老金了。
一般來說每一年的職工平均工資都會比上一年高一些,也就是2021年北京職工平均工資高于2020年,重新調整計算后李四應該獲得更多的基礎養老金,這時就會涉及補發了。
補發多少個月呢?4、5、6三個月。
因為李四是2022年4月退休并開始領取養老金的,2022年7月北京公布了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當月按照調整好以后的標準領取,所以少拿的月份為4月、5月和6月。
對于李四來說,2022年7月不僅能夠拿到調整后的養老金,還能一次性領到3個月的補差。
能夠享受應得的補發的退休人員必須是當年退休且退休時還沒有發布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人。
此外,還有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人”養老金補發政策。不過該政策只涉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無關,而且這是因為養老金并軌產生的特殊問題,未來符合條件的人越來越少,最終會退出歷史舞臺。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