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策略都是基于正股的,離開正股,可轉債的低利率,是沒有投資價值的。持有到期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可轉債投資總原則:兩個關鍵點,這是凌駕于任何一種策略之上的。
一,兩個關鍵點
1,價格低
? ?買在低位,對于任何投資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轉債投資,是非常復雜的,肯定不是價格越低越好。
? ?99~115元之間,在滿足一定的其他條件時,應該是不錯的買點。
? ?110元以上的可轉債,需要在特定策略的基礎上,才可以買的
? ?為什么99元以下的轉債不一定好?
? ?在面值100元附近投資可轉債,主要看重的還是股性,也就是未來的期權價值。一個業績不太差的上市公司,轉債價格跌到面值附近就是極限,留點余地就是99元。如果轉債價格跌破99元,說明市場預期差,股價跌的多,轉股價值低,將來上漲難度大。
2,要分散
? ?根據資金量大小,持有20~30只可轉債。這樣在遇到一些比較極端的情況,比如單只轉債跌幅巨大或者退市,對總資產的影響會比較小。
二,六種策略:分散低位買入多只可轉債,幾種策略可疊加。
? 可轉債打新,只要有股票賬戶,都應該參與,不算是什么策略。
1, 低價策略,99元或者90元以下
? ?轉債價格跌到99元以下,說明股價已經下跌很多,這時候就當債券持有了。持有到期可以獲得年化約4%的收益率,中間幾年還可能提前兌現收益,比如100元以上賣出可轉債。
? ?這就是常說的低價轉債攤大餅策略,非常安全,但收益率不高。
? 同時,在低價策略里,還包含了其他一些策略,如
? 下修博弈:如果遇到下調轉股價的情況,轉債價格就會上升。
? 回售博弈:在轉債存續期的最后兩年,投資者有權以面值價格賣還給上市公司,如果買入價格低于100元,就會有收益。
? ?特點:非常熬人,已經是債券屬性了,要減少關注,用時間換空間,最多就是持有到期。
2, 雙低策略/?三低策略
? 雙低值=可轉債價格+溢價率*100
? 把所有可轉債的雙低值從低到高排序,選取數值較低的一批可轉債(10~20支)作為投資對象,并在一定時間間隔(1~3個月)之后進行輪動。
? 輪動:賣出持倉中不符合雙低條件的可轉債,并買入新的符合條件的可轉債。
? 雙低的定義為:雙低值
? 雙低可轉債輪動,作為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非常適合上班族,或者不盯盤的投資者。
** 三低策略:??低價格,低溢價率,低正股(股價在低位)
? 在雙低可轉債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去除最近一年來,正股價格漲幅超過50%(100%)的可轉債。主要是避開正股有大幅下跌預期的可轉債。
3,好行業、高成長、優質股策略
? 熱門行業,如:科技(芯片,5G,通訊,軟件,電子,新能源)、醫藥(醫療)、消費等
? 正股業績好、成長性好。
? 大牛股的轉債,很難用雙低策略捕捉到,需要選擇合適的股價位置,分散配置110~120元之間的可轉債。
4, 小盤策略
? 正股是小盤股,對應的轉債也是小盤轉債,在債券走強的特殊時期,小盤轉債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 通過潛伏剩余規模2億或者更少的可轉債,獲取較高的投機收益。
5,轉債配售---“虧錢的手藝”之一
? 可轉債打新的中簽率很低,很多投資者就開始通過持有正股的方式,獲配新發行的可轉債,這種方法就叫可轉債搶權配售或者配債。
? 很多人已經通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大部分時間是虧錢的,主要在于正股下跌的風險。大部分配售轉債正股的安全墊,只有2%,只要正股下跌2%,就已經虧錢了。
? 成功概率大的轉債配售,需要找那些安全墊大于8%(至少>6%)的正股參與。具體怎么找,因為涉及到的細節太多,會在專門的文章里講,這里就不多說了。
6,折價套利---“虧錢的手藝”之二
? 如果持有相應的股票,轉債折價當天,賣出股票,買入同樣金額的可轉債,并立即轉股,可以降低持倉成本。
? 如果沒持有股票,買入轉債當天轉股之后,要等第2天才能賣出股票,就需要承擔股票下跌的風險。
? 實踐表明,如果轉債折價4%,轉股之后次日股價低開5%,平均虧損1%
? 成功的折價套利,需要正股走勢和大盤行情的配合,簡單說就是靠運氣。
*** 已經知道這2種是虧錢的手藝,遠離就好了,同樣是虧錢的手藝,第2種比第1種風險更大。
三,總結
1, 低價策略
? ?并不適合多數投資者,平均下來大概可以獲得類似債券基金,或者固收+的收益,更適合熊市。
2, 雙低策略
? ?是一個相對均衡的投資策略,在有一定保底的基礎上,獲得較高的收益,遇到熊市仍然避免不了虧損。
? ?這是適合多數投資者的策略,可以達到牛市盡量跟上漲幅,熊市少虧錢的效果。
? ?其難點在于:當正股下跌過多,轉債不在雙低范圍時,能否做到虧錢輪動賣出。
3,好行業、高成長、優質股策略
? 通過正股來投資可轉債,優質可轉債的溢價率普遍高一些,如果選錯股票,虧損幅度也同樣更大。
4, 小盤策略
? 這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投機策略,以前超額收益并不明顯,也許未來同樣會失效。
5,轉債配售
? 認真挑選,每年大概有5~8次高安全墊的配售機會,但每次投入都有上限,總體收益額不高。
6,折價套利
? 風險極大,在正股和大盤都配合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正收益。
綜合來看:最有價值的是雙低策略,最不靠譜的是折價套利;小盤和優質股策略需要潛伏;轉債配售機會不多,低價策略要受煎熬。
提醒:本文僅作為投資參考,并非投資建議,跟風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理財筆記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