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學著去理財,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各式各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都要注意些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事。
在買理財之前,我們一般從三個角度分析一款理財產品
首先要考慮的是收益性。一般收益率都是老百姓最關注的,現在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都大不相同。
我們打個比方說:現在的銀行存款收益率就比較低,大家也都不愿意把錢放在定期存款里。但收益率一般比較高的理財產品,隨之而來的就是相對較高的風險,比如投資標的是股票的理財產品。
像現在很多的老百姓都會被所謂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騙的傾家蕩產,連本金都追不回來。所以在考慮收益性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追求收益最大化,也要考慮風險。
其次要考慮的是風險。
之前我們都說過理財產品是分風險等級的,分別是: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
分別對應哪種理財產品呢?
R1級(謹慎型):可以保證本金完全償付的,這類理財產品多是投資高信用等級的債券等低風險的金融產品。
R2級(穩健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但本金風險相對較小,收益浮動相對可控,對標的就是貨幣基金、國債等等。
R3級(平衡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收益浮動且有一定波動。對標的是貨幣市場類、固定收益類、非標準化債券投資這類的理財產品。
R4級(進取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本金風險較大,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
R5級(激進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本金風險極大,同時收益浮動且波動a極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對標的產品類型就是股票、混合基金這種產品。
面對風險和收益,大家不要陷入極端,比如為了保住本金只把錢放在銀行,或者追求風險追求收益一味投資導致巨虧。所以要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兼顧收益。
第三:要考慮流動性。
很多時候有些人算不清楚時間,如果你短期內要用錢可是投資的產品又是持有期比較長的產品,比如定期或者債券這類的話,很可能不能短期變現這就會很麻煩。
所以對于我們投資者來說我們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好這三個方面的因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合理規劃。
但是這三點是不可能在同一款產品中體現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大家都懂。
第一:具有高收益、低風險的,高流動性就很難兼顧。
比如現在的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一般收益率算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但這種理財一般流動性相對來說比較差,如果你想要高收益和低風險,那么這個投資一定要用較長的投資期限來交換,放棄高流動性。
第二:高收益高流動性,那么隨之而來會有相對較高的風險。
比如股票和期貨,尤其是期貨,杠桿非常高,一旦賺錢,都是成倍的賺錢,流動性也高,但是風險也非常高,血本無歸都是很正常的。
第三:低風險高流動性,收益就不會太高。
這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在的余額寶,貨幣基金,風險低,隨存隨取,但是收益大家也能看到相對來說很低了,現在連3%都達不到。
所以根據以上的幾點我建議大家合理規劃自己的資產,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盡量做到合理分配,風險較高的投資一部分,流動性高的投資一部分,收益穩健的投資一部分。
來源:理財筆記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