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36氪獲悉,微信錢包入口上線新功能——銀行儲蓄功能。該功能目前正在灰度測試階段,僅對部分用戶開放。
所謂銀行儲蓄功能,即銀行在微信中提供存款類產品。用戶可在微信中直接開通該銀行的存款賬戶,無需前往柜臺或銀行手機客戶端辦理。從內測界面來看,目前與微信該功能合作的銀行僅中國工商銀行一家。與工行傳統的銀行儲蓄產品相同,定期存款存滿7天,即可獲得7天通知存款利率,3年期存款年化利率為3.85%。
目前,微信銀行儲蓄功能的開通、存入和轉出均為免費,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用。
最近一年,微信支付的動作不斷。
2018年11月17日,微信正式上線零錢通功能。用戶存于零錢通的金額可以隨時用于消費,同時還能享受年化利率2.3830%的收益。
2019年9月,微信支付分全面上線。用戶憑借個人實名信息與消費歷史等積累分值,根據分值高低,可享受共享設備免押金租借,酒店免押預定等服務。
從時間線上來看,此次新功能的推出也并非偶然。零錢通提供短期理財功能,支付分實現信用租借服務,而這一次推出的新功能——銀行儲蓄則是補齊微信定期理財產品的缺失。
對于微信支付而言,這一系列新功能的推出,有助于在用戶體驗層面得到升級,提升用戶粘度。
但此次銀行儲蓄功能的推出,真的會幫助微信支付“留客”嗎?其實,互聯網流量巨頭推出定期理財產品,已經不是新鮮事。從京東金融App的“銀行精選”入口進入,就可以看到新網銀行、新安銀行等31家銀行提供的上百個理財產品,年化利率根據持有時間的長短(活期到5年期)1%到5%不等;支付寶的“財富-理財”界面里,除了銀行類產品,也提供保險、券商理財產品。
另一方面,這也與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習慣有關。微信支付誕生于微信這一社交平臺,定位于第三方小額高頻的支付場景。基于這一邏輯,用戶不僅不常將大量資金放入微信錢包中,并且要求用于支付的資金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銀行儲蓄功能的定期存款類產品正意圖打破這一習慣。
微信支付分和零錢通功能,從內測到正式上線,用了一年的時間。未來一年,我們可以看見銀行儲蓄功能的正式上線嗎?
10月16日,36氪獲悉,微信錢包入口上線新功能——銀行儲蓄功能。該功能目前正在灰度測試階段,僅對部分用戶開放。
所謂銀行儲蓄功能,即銀行在微信中提供存款類產品。用戶可在微信中直接開通該銀行的存款賬戶,無需前往柜臺或銀行手機客戶端辦理。從內測界面來看,目前與微信該功能合作的銀行僅中國工商銀行一家。與工行傳統的銀行儲蓄產品相同,定期存款存滿7天,即可獲得7天通知存款利率,3年期存款年化利率為3.85%。
目前,微信銀行儲蓄功能的開通、存入和轉出均為免費,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用。
最近一年,微信支付的動作不斷。
2018年11月17日,微信正式上線零錢通功能。用戶存于零錢通的金額可以隨時用于消費,同時還能享受年化利率2.3830%的收益。
2019年9月,微信支付分全面上線。用戶憑借個人實名信息與消費歷史等積累分值,根據分值高低,可享受共享設備免押金租借,酒店免押預定等服務。
從時間線上來看,此次新功能的推出也并非偶然。零錢通提供短期理財功能,支付分實現信用租借服務,而這一次推出的新功能——銀行儲蓄則是補齊微信定期理財產品的缺失。
對于微信支付而言,這一系列新功能的推出,有助于在用戶體驗層面得到升級,提升用戶粘度。
但此次銀行儲蓄功能的推出,真的會幫助微信支付“留客”嗎?其實,互聯網流量巨頭推出定期理財產品,已經不是新鮮事。從京東金融App的“銀行精選”入口進入,就可以看到新網銀行、新安銀行等31家銀行提供的上百個理財產品,年化利率根據持有時間的長短(活期到5年期)1%到5%不等;支付寶的“財富-理財”界面里,除了銀行類產品,也提供保險、券商理財產品。
另一方面,這也與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習慣有關。微信支付誕生于微信這一社交平臺,定位于第三方小額高頻的支付場景。基于這一邏輯,用戶不僅不常將大量資金放入微信錢包中,并且要求用于支付的資金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銀行儲蓄功能的定期存款類產品正意圖打破這一習慣。
微信支付分和零錢通功能,從內測到正式上線,用了一年的時間。未來一年,我們可以看見銀行儲蓄功能的正式上線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