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中旬以來的豬價反彈,是供應季節性收縮和短期囤貨需求上升的結果,疊加生豬絕對價格低,為短期快速拉漲提供了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新一輪周期的開啟。當前處于上一輪周期的尾部,特征是價格波動較大,生豬養殖企業有必要采取措施,做好價格風險管理工作,平穩渡過價格磨底期。
4月中旬以來,國內生豬價格出現較大幅上漲,帶動養殖企業心態轉變,對下半年開啟新周期的預期日漸升溫。受此影響,市場上仔豬補欄及育肥積極性有明顯提升。
簡單回顧下4月以來豬價上漲的驅動因素。受疫情防控影響,4月以來市場囤貨采購需求上升,帶動了一波消費增量,供應上又遇到豬企出欄縮量,供需錯配帶動了市場看漲情緒。但這屬于短期行為,不具有持續性。
受內外價差縮減影響,前4個月豬肉進口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5%,國內豬肉供應形勢轉緊。同時,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提升養殖成本,處于虧損的養殖企業對低價抵觸心理強。這些均促進了這一波豬價的上漲。
4月出欄縮量是季節性現象
豬肉消費具有顯著的季節性規律,對應的生豬出欄節奏也呈現季節性變動。傳統上,二季度是豬肉消費淡季,市場供需兩弱,年內豬價低點多出現在二季度,因此4—5月生豬出欄量環比下滑是正常現象。一般而言,二季度作為年內淡季,出欄量常較一季度少30%左右,這不能作為生豬去產能到位的指標。
從各大頭部上市公司公布的銷量數據看,除少數企業外,4月出欄數據均較3月出現了下降。據上海鋼聯對全國22個省份的123家企業的調研數據,4月份樣本企業生豬出欄量環比下滑了8.8%,這符合豬企季節性出欄的規律。因此,4—5月生豬出欄縮量是正常現象,不能過度解讀。
仔豬市場顯示養殖企業積極補欄
自去年7月以來,作為供應先行指標的能繁母豬存欄量較2021年6月高點下降了8.5%,產能去化較快,提振了市場信心,但不能忽視總存欄中二、三元母豬結構的變化。在2021年6月時,母豬存欄中二元母豬占比大約在65%,目前已經上升到90%左右,考慮到二元母豬養殖效率比三元母豬要高,實際上母豬存欄下降對仔豬產出的影響要小。此外,從絕對數量看,當前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大致處于2015年年初水平,仍要高于非洲豬瘟前的存欄數量。從頭部上市公司公布的數據看,一季度六大上市公司銷量占比較去年同期上升了3.7個百分點,龍頭公司仍在積極擴張,提升市場占有率。
在豬價平穩和上升期,當市場預期未來4—5個月養殖利潤較好時,仔豬銷售活動會比較旺盛。仔豬市場的景氣程度,反映出了養殖企業對未來的豬價預期,可以看作養殖行業情緒的領先指標。隨著4月中旬豬價積極反彈,仔豬銷售也逐漸火爆,外三元仔豬均價較4月中旬有近40%的漲幅,顯示出養殖企業對后市較樂觀,補欄意愿有大幅上升。這部分補欄將在8—10月份的消費旺季投放到市場上。如果用生豬期貨09合約和玉米期貨09合約比價算,9月豬糧比已經回到6以上,養殖利潤扭虧為盈。可以看出,遠期價格已經反映了市場上的樂觀預期,但供應是否收縮還存疑,消費能否同步回升也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這是養殖企業需要承擔的風險。
當前階段養殖企業要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綜合來看,4月中旬以來的豬價反彈,是供應季節性收縮和短期囤貨需求上升錯配的結果,疊加生豬絕對價格低,為短期快速拉漲提供了基礎,但并不意味著新一輪周期的開啟。龍頭企業對下半年豬價走勢總體持溫和上漲觀點。從養殖上市企業公布的數據看,龍頭公司仍在擴張提升市占率,雖然去年至今養豬虧損較大,但并沒有明顯去產能。當前處于上一輪周期的尾部,特征是價格波動較大,在缺乏風險管理策略的情況下,押注下半年新周期開啟需要承擔較大風險。生豬養殖企業有必要采取措施,做好價格風險管理工作,平穩渡過價格磨底期。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