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來,債市行情波動加大。先是政策寬松預期升溫導致債市收益率大幅下行,而后到5月末,隨著上海逐漸解封,基本面修復預期使得空頭卷土重來,債市中長端收益率大幅調整。后期看,盡管最新公布的5月PMI數據超預期,經濟開始修復,但PMI仍低于榮枯線,表明經濟增長壓力不減。高頻數據顯示,盡管5月以來疫情形勢明顯好轉,但經濟活動仍有較大限制,本輪經濟修復較緩慢,預計即將公布的5月經濟數據預期差將進入兌現期,經濟大概率呈弱現實強預期局面,中短期債市仍有交易機會,操作上可逢回調繼續做多,關注6月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帶來的短期沖擊。
疫情影響下,經濟修復緩慢。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5月制造業PMI為49.6,雖然較4月反彈,但并沒有回到榮枯線上方,主要子指數的表現也低于預期。PMI系列數據的表現與發電、地產銷售等其他經濟高頻數據保持一致,即5月經濟的改善可能并不明顯。5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皆實現觸底反彈,由于非制造業PMI受疫情沖擊更加明顯,反彈力度也更大。疫情拖累減弱,經濟進入疫后修復期。筆者認為,雖然經濟有所修復,但相較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政策仍需持續發力。5月PMI數據回升但仍位于榮枯線下方,意味著經濟尚未重回擴張區間。高頻數據也顯示自4月底以來經濟有所改善,但生產和基建開工數據改善較為緩慢。
目前經濟仍面臨較大壓力,相關穩增長政策將持續發力,近期國務院部署33項穩增長措施及督促地方政府盡快落實也體現了這一點。當前市場對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悲觀預期階段已過去,但在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持續受損的情況下,社融等經濟先行指標的擴張仍十分有限。此外,當前出口也面臨趨勢性下行壓力。預示本輪疫情后的經濟修復將更為平緩。從國務院的最新部署看,本月LPR調降仍可期。當然,隨著疫情形勢進一步好轉,復工復產持續展開,經濟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
海外緊縮預期再起。美國最新公布的5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39萬人,好于市場預期的32萬人,前值由42.8萬人上修為43.6萬人。若維持當前速度,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有望在2個月內修復至疫情前水平。美國5月勞動力參與率為62.3%,好于前值的62.2%,比疫情前低1.1個百分點;失業率3.6%,與疫情前相差無幾。薪資方面,5月時薪同比增5.2%,持平前值;每周工時連續3個月錄得34.6小時,說明在崗勞動力工作強度依然較大。薪資帶來的通脹壓力維持高位,緣于美國企業招工需求旺盛,而就業群體的就業意愿低迷。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高的同時,就業質量進一步提升,全職就業率接近疫情前水平。另外,旺盛的招工需求下,美國就業尤其服務業就業修復可期,但難解的供需矛盾將使得薪資通脹壓力進一步凸顯。短期市場對美聯儲政策收緊的預期明顯升溫,美債收益率觸底反彈,短期中美國債利差縮窄。

另外,歐央行緊縮預期同樣升溫。受供給端的影響,能源危機發生以來,歐洲的通脹壓力從去年下半年就不斷增加,尤其是俄烏沖突爆發后,能源危機持續惡化,通脹問題愈發凸顯。截至今年5月份,歐元區整體CPI同比已升至8.1%,核心CPI同比升至3.8%,主要消費品和服務均漲價。而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PPI水平更高,截至4月歐元區PPI同比已突破37%。與高通脹形成對比的是,歐洲的經濟增速卻邊際放緩,滯脹壓力加大。截至5月份,歐元區制造業PMI已降至54.6%,而3月之前,這一指標已經在58%—59%徘徊半年。隨著俄烏問題發酵,漲價本身就會打壓經濟增長,歐洲經濟領先指標3月以來已大幅下滑。在當前失業率偏低、經濟還未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歐洲央行的態度比較明確,即短期內以控通脹為主,收緊貨幣政策,預計7月有可能開始加息。
經濟壓力不減背景下,政策開始集中發力,6月降息可期。政策方面,隨著疫情形勢好轉,穩經濟大盤任務緊迫,各地抗疫紓困、促進消費等綜合性舉措相繼出臺。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支持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新增1420億元留抵退稅等政策陸續到位。廣義財政赤字擴張,信貸投放力度加大,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的背景下,銀行間市場利率將維持相對低位。從國務院的最新部署看,本月通過LPR下調帶動存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的措施仍值得期待。當然,雖然短期經濟修復較慢,但隨著復工復產的持續展開,中國經濟已經走過了最困難的時刻。(作者期貨投資咨詢證編號Z0011341)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