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讓全球經濟一片蕭條。為了刺激消費、穩定市場,我國在四季度連續降低汽油價格,直至調價機制的計算方式變化,零售價格相較于前期降幅減小。但是,伴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取得成效,經濟已經漸漸回暖,汽油價格是否還會維持這樣的低價呢?
疫情中的共鳴
統計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原油需求的影響非常大。在中國,因為封城、減少出行等原因,車輛行駛少了,在家上班的模式也改變了出行狀況,對汽油的需求量銳減。此外,疫情還導致全球原油供應鏈產生斷裂和交運問題,使得原油市場供大于求,進一步拉低了油價。
因此,根據國際市場的價格,我國已經在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了多次降價,受到廣大車主和企業用戶的普遍歡迎。
趨于平衡的市場

然而,自2020年7月以來,國內汽油調價已不再選擇繼續下調,而是全面進入運行成本與市場供需的平衡階段。雖然此后調整小幅上漲或下跌,但其波動幅度已大幅縮小。當然,其中的影響因素還有其他眾多,政策、原油市場、環境議題等等,都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再加上今年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達成減產協定,原本的全球供應過大局面得到了改善,而隨著生活、交通逐漸回歸正常狀態,消費需求也會逐步回歸到正常水平,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目前汽油價格難以再次出現大幅度下降。
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那么,即使只是停留在現有階段的平衡,在許多朝陽產業都處于迅猛發展的當下,能否保證燃油車市場的穩定運作呢?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電動車技術的重大進展或無人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都有可能重塑未來驅動技術的格局。
總之,汽油價格的走向不僅僅取決于單一因素,涉及到復雜的經濟、政策、技術等多個層面。疫情期間的插曲是促使汽油價格低點的一種因素,而在當前這個時間點上,我們看向的應是汽油市場更加平穩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