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2012年財產性收入(2010可支配收入)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 2010可支配收入
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為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實際純收入為5919元。剔除消費價格上漲因素,按照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實際收入十年翻一番的要求,202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預計為38218元,農村居民人均實際純收入預計為11838元。
2. 2015家庭可支配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后的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年算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2016年0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96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超過同期6.9%的GDP增速。
3. 2012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年寧波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13年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2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534元。2013年市區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4685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915元.數據來源:2013年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 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2011年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903元,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736元,實際增長7.6%。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948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54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分析指出,近年來農村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后同比增速均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上出現了微弱的縮小趨勢。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北京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處于全國的第一方陣。
5. 2010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97983億元 約合6.04萬億美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919元。
6. 2012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65元 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比上年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21986元,增長15.0%。農村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9.3%,城鎮為36.2%。
7. 2014年可支配收入
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15
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463元
6月5日,北京市人社局和市統計局發布了“關于公布2014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通知”,透露2014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77560元,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與此同時,本市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也將隨之調整。
由于市人社局尚未正式發布各檔繳費金額,但記者初步計算發現各檔金額均有變化。在2015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中,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即為6463元,而去年這一標準為5793元。
據了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其中,繳費基數上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確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
以上就是有關“2012年財產性收入(2010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