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個人社保一般交多少比例好?社保按百分之多少交最合算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社保按百分之多少繳費,要從參保人員的具體情況出發,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所得養老金的絕對額來講,繳費基數肯定是越高越好,總之,繳費按百分之多少繳最合算,這是因人而異的,是必須從實際出發進行選擇的,本號認為,選擇最低檔繳費應該是無奈之舉,是由于個人經濟比較困難拿不出更多的錢來繳費,如果選擇高檔繳費就可能影響當時的吃喝用度;如果個人經濟狀況不是非常困難,建議還是適當提高繳費基數,以確保達到退休年齡時養老金的水平能夠更好地滿足生活需要。
1、個人交社保基數越高越好嗎?
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根據“多交多得”原則,個人繳費基數越高,則退休基本養老金越高。從所得養老金的絕對額來講,繳費基數肯定是越高越好,但是,從所得養老金與所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相對關系來講,繳費基數越高性價比指標卻會相對降低。下面,我們用QD市的歷史數據進行回測,計算不同繳費基數下的養老保險繳費和退休基本養老金數據,見下表,
分析上表中的數據可見,按照最低檔60%連續繳費15年,養老保險繳費只需要60551元,而2019年滿60歲退休基本養老金可以領到約939元。按照最高檔300%連續繳費15年,養老保險費需要繳納302753元,而2019年滿60歲退休基本養老金可以領到約2981元,如果我們比較養老金的絕對數,肯定是每個月領2981元比每個月領939元更好,對養老生活更有保障,這就是體現了“多交多得”原則。
但是,我們比較一下相對性價比指標——回本時間——可以發現,按照最低檔繳費的回本時間只需要64個月,而按照最高檔繳費的回本時間則需要102個月,毫無疑問,繳費基數越高,相對性價比越低。既然如此,是不是選擇最低檔繳費就是最好的方案呢?本號認為,選擇最低檔繳費應該是無奈之舉,是由于個人經濟比較困難拿不出更多的錢來繳費,如果選擇高檔繳費就可能影響當時的吃喝用度;如果個人經濟狀況不是非常困難,建議還是適當提高繳費基數,以確保達到退休年齡時養老金的水平能夠更好地滿足生活需要,
對于靈活就業人員,選擇60~100%的繳費基數都是合適的,具體選擇哪一檔,還是要根據個人的經濟實力和對未來養老金的期待值來定。實話實說,根據本號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個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其投資收益率是超過6~11%的,遠比普通人存銀行、投資理財的水平高,最后,提供一張附表,供大家參考。表中數據,為按照四檔繳費基數、投保繳費15年或20年、領取養老金12年或15年或20年情況下,通過歷史數據回測,計算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通過基本養老金受益的年化收益率,最低為4.60%(按照300%基數繳費、繳納養老保險20年、領取養老金12年)、最高為11.96%(按照60%基數繳費、繳納養老保險15年、領取養老金20年),

2、請問行家,社保按百分之多少交最合算?為什么?
社保按百分之多少繳費最合算?我認為,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合算的。很顯然,超過法定繳費基數100%以上的,應該都是最合算的,這是因為在計算平均繳費指數時,不會因你的繳費基數過低,致使養老金的年度平均計發比例1%,被下降或打折太多?另外,社保按百分之多少繳費,要從參保人員的具體情況出發,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對于企業與機關事業參保人員來說,繳費工資基數應是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而靈活就業人員,由于無單位無上年工資數據,他們只能在繳費基數上下限的范圍內,自主選擇適合自已經濟承受能力的繳費基數參保繳費,總之,繳費按百分之多少繳最合算,這是因人而異的,是必須從實際出發進行選擇的,應該說,按300%繳費,當然是最佳方案、最合算了!但是,這有實現的可能性嗎?如果沒有,那它就是不合算的,那就變成了脫離實際的空想主義!感謝閱讀、關注與點贊!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以上就是有關“個人社保一般交多少比例好?社保按百分之多少交最合算”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