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主要報什么?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是什么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是什么
2019年1月1日起個稅新政正式實施,根據新政實施條例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都要在個稅APP上填寫專項扣除信息后進行申報。而據了解,個稅扣除有兩種申報方式。1、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這種指的是向單位申報個人信息,每個月稅務機關會把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全量推送至單位,單位可以從代扣繳軟件獲取員工已經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并從中計算出員工應預扣預繳的稅款,再向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納稅申報。最后從工資中減去應繳的稅款,剩下的就是你的到手工資了。2、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這種指的是直接向稅務機關申報,即每個月單位發放工資時正常扣稅,然后由納稅人自己在第二年去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并將有關信息提供給稅務機關,讓稅務部門其辦理退稅。如果是單位職工的話最好選擇第一種申報方式,就不用再請假去稅務部門辦理退稅了。而若是自由職業者或者個體戶的話,可以選擇第二種申報方式。更多關于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是什么,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e991f161583672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2,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有兩種分別是什么意思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有兩種,即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年度自行申報綜合所得。1.由扣繳義務人申報:主要是指一些以工資、薪金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勞動者,可能有扣繳義務人,即用人單位,進行預扣和墊付。一般來說,扣繳義務人使用5000元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進行計稅。它不會知道我們專項附加扣除申報的個人信息,這也是從個人信息保密的角度出發。2.年度綜合收益自行申報:綜合收入主要是指工資收入、勞務費收入、報酬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四項收入的綜合收入。勞務收入800元以內仍免稅,800元以上20%。超過4000元的,扣除20%的費用后,將按20%的稅率征稅。2萬元至5萬元,稅率30%;5萬元以上,稅率40%。顯然,預扣稅率很高。對于月收入低于1萬元的自媒體,顯然需要退稅。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針對年終一次性獎金的。鑒于年終一次性獎金,他的待遇不同,可以單獨計算。另一種計算方法是將年終包干獎金平均分配到每個月,然后按月計算。重新計算每個月應該扣除的個人所得稅。這種方法適合年終獎比例大的同志。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步驟:1.領取申報表:納稅人到辦稅服務廳納稅申報窗口領取《個人所得稅申報表》2份并填寫。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請年度個人所得稅申報,領取《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適用于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2份并填寫。2.申報:納稅人持上述材料到辦稅服務廳納稅申報窗口申報。此外,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應填寫《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適用于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并在申報納稅時提交給主管稅務機關,同時提交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及主管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相關材料。3.納稅:(1)當期未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提供的資料齊全、內容準確、手續齊全、無違規行為。符合要求的,當場結清,加蓋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退還納稅人。(2)當期有納稅申報的,由納稅人繳納稅款,稅務機關確認繳納稅款后,出具完稅證明。

3,個稅申報內容
法律分析:個稅申報按照《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的規定。法律依據: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第五條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應當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并在辦理納稅申報時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同時報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以及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有效身份證件,包括納稅人的身份證、護照、回鄉證、軍人身份證件等。第六條 本辦法所稱年所得12萬元以上,是指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取得以下各項所得的合計數額達到12萬元:(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四)勞務報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八)財產租賃所得;(九)財產轉讓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第七條 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所得不含以下所得:(一)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至第九項規定的免稅所得,即: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即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按照國務院規定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5.保險賠款;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可以免稅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三)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第八條 本辦法第六條所指各項所得的年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計算:(一)工資、薪金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月1600元)及附加減除費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額計算。(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實行查賬征收的,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計算;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按照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經營額乘以應稅所得率計算。(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即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者實際取得的經營利潤,加上從承包、承租的企事業單位中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計算。(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計算。(五)財產租賃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計算。(六)財產轉讓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即按照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轉讓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額全額計算。第九條 納稅人取得本辦法第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所得,應當按規定填寫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相應的納稅申報表,同時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以上就是有關“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主要報什么?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是什么”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