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晨財智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創投機構之一。憑借優異的業績表現,達晨財智在中國創投委、清科集團、投中集團、融資中國等權威機構評選中連續多年名列前茅,連續20年榮獲清科“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50強”,2012、2015年度排名第一,近10年穩居本土創投前三。目前達晨財智管理基金規模超過350億元,投資企業超過600家,成功退出超過200家,其中112家企業上市,累計95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包括了愛爾眼科、億緯鋰能、網宿科技、康希諾、明源云、尚品宅配、華友鈷業、和而泰、吉比特、藍色光標、圣農發展、天味食品等眾多明星上市企業。達晨財智秉持長線、專業、價值投資理念,多年積淀形成了“行業+區域”雙輪驅動布局:以研究驅動投資,聚焦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節能環保、醫療健康、大消費和企業服務、文化傳媒、軍工等領域,投資階段覆蓋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區域實現覆蓋,深圳總部、北京總部、華東總部“三足鼎立”,并在16個經濟中心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形成覆蓋全國的投資與服務網絡。達晨財智秉持“投資就是服務”和“賦能投資”理念,搭建達晨企業家俱樂部、達晨投資人俱樂部、各地達晨匯、各類戰略合作聯盟,匯聚高端資源,通過“平臺+生態”良性互動,為投資企業提供專業、務實、有效的增值服務,實現賦能、合作、共贏的目標。“達善天下,晨見未來”!全體達晨人以“做投資人滿意的基金管理人,用好和管好每一分錢;做企業家滿意的長期合作伙伴,支持和促進企業創新成長;做員工滿意的好平臺,匯聚和成就優秀人才實現夢想”為使命,與投資人、企業家和合作伙伴攜手共進,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石海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作為市場中最聰明的資金,創投業該如何在這場創新創業潮中把握機遇,并讓創新創業更有效地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達晨創投執行合伙人、總裁肖冰在出席由北京市創業創新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創業投資論壇”接受記者采訪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覺得中國的投資市場特別好,對我們而言有很多新的機會點。國家提倡要脫虛入實,投資也要順應這個變化,往實體經濟走,往科技創新走,往消費升級方向走,這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才能投資一些很好地適應中國國情的項目。”肖冰如是說。
達晨創投成立于2000年4月,是我國第一批按市場化運作設立的本土創投機構。憑借嚴謹的投資態度、專業的投資理念、持續的創新精神和優良的投資業績,達晨創投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本土極具品牌影響力的創投機構之一。截至目前,達晨創投共管理18期基金,管理基金總規模200億元;投資企業428家,成功退出108家,其中70家企業上市,38家企業通過企業并購或回購退出。同時,已有85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每一個傳統行業都值得重做一次
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創業大街,還是各種孵化器,都沒有以前熱鬧。“參加很多項目評選或者評審,我發現投資人士特別多,項目特別少。”肖冰發現,跟以往年度相比,很多創投人覺得好項目少了。
事實是否如此?肖冰以達晨創投為例,從數據看,去年達晨創下了歷史的新高,無論從投資金額還是投資家數,都是如此。“我們投資的速度遠遠高于上一年的年度計劃,上一年沒想投這么多,結果我們發現投的項目比原計劃多了很多。”
之所以速度超預期,在他看來,就是因為互聯網現在已經成為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機會是非常多的,“每一個傳統行業都值得重做一次”。
肖冰認為,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主體還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盡管相對落后,但同時也意味著機會。”比如農業方面,未來有很大的改造機會,包括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來進行改造。又比如工業方面提升空間也很大,我國正由原來傳統的粗放型工業向自動化、智能化邁進。
“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有龐大的改造傳統行業、并進行轉型升級的機會,也意味著我們有很多創業的機會,也意味著我們有很多投資的機會,值得整個創投行業去深入挖掘。”

技術創新方興未艾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在肖冰眼中,技術創新也是創投行業面臨的機遇之一。
當前在中國,商業模式創新的機會是在變少,每當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剛出來,很多人都會跟進,而且跟進特別快。之所以這樣,肖冰認為,是因為商業模式的創新往往是壁壘不足,很多是靠資金來推動,拼的是融資能力、發展速度以及執行力,這樣的結果往往產生大量的失敗企業,只有少數企業獲得成功。
“技術創新相對來說壁壘較高,時間較長,要有工匠精神,才能一代一代地完善往前走。光靠錢沒用,有時候給錢它也快不了,它不能快速迭代。”
肖冰認為,技術創新的春天在中國已經到來;我國在很多技術領域的創新已經跟世界同步,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我國還有大量的技術創新是追趕型的技術創新,這也到了一個爆發的拐點,包括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生物科技、創新藥的研發。“我們也看到很多的團隊在進行技術創新,也有很多的投資投在這些領域,這里面的機會非常多。”
我們處在新一輪消費升級的起點
十九大報告還提出,“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肖冰認為,我們正處在新一輪消費升級的起點,投資思路與打法要與時俱進。
當前,我國面臨著消費升級。一方面,中國現在擁有一個巨大的中產階層,未來全球最大的中產階層將在中國出現;另一方面,中國又處于代際消費轉化時代。
“現在的下一代人,包括90后、00后,當他們變成消費主體的時候,他們消費的東西跟我們60年代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最有錢的是我們60年代的人,但我們是最不花錢的。所以我們做投資時經常要理解他們的消費觀,我們認為的品牌,對他們來說不一定是品牌。這里面就有很多新消費品牌誕生的機會。”
而且,中產階層對消費和品質也有升級的要求,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個性化和更高品質的要求。“中國不光是一個制造大國,也是一個消費大國。對消費行業的投資,也是機會巨大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