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基金的股東是誰?為什么他們的持股比例如此接近?這背后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嘉實基金的股東結結構。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嘉實基金共有8家機構投資者,分別是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
一:嘉實基金股東背景
嘉實股東有三家,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40%;立信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30%;德意志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其中德意志資管為外資股東,這使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合資基金公司之一嘉實基金有十幾只,請問你指的是哪只或哪幾只呢? 嘉實增長 項目 最近三月 最近六月 最近一年 今年以來 成立以來 增長率 3.56% 5.84% 24.21% 6.21% 515.40% 混合型排名 75 2 3 3 2 嘉實優質 項目 最近三月 最近六月 最近一年 今年以來 成立以來 增長率 7.91% 7.22% 20.51% 2.92% -15.40% 股票型排名 6 6 9 9 200
二:嘉實基金公司股東
嘉實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于2002年底被選為全國首批投資管理人。2005年6月,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參股嘉實,使嘉實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合資基金公司之一。2005年8月,嘉實被選為首批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2018年10月,嘉實基金與彭博建立全球戰略伙伴關系。
三:嘉實基金 大股東
有關系。嘉實財富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組建。嘉實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基金銷售、投資管理、資產管理以及商務咨詢。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嘉實財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嘉實財富擁有全球金融產品線,包括:公募基金: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指數基金、QDII基金、特殊基金:另類標的、特殊策略陽光私募:股票投資型、債券投資型、結構化投資、對沖基金:固收套利、可轉債套利、股票市場中性、事件驅動、全球宏觀、高頻套利、FOHF、管理期貨融資類投資:房地產融資、政信平臺融資、工商企業融資股權投資:房地產、困境機會、并購、企業股權:初創企業、中等市值企業、OTC股權投資、PRE-IPO投資機會、上市企業私募機嘉實財富于2012年3月成立,屬于嘉實基金的全資子公司。成立至今,嘉實財富已在包括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杭州、青島、南京、成都等全國多個主要城市設有財富管理網點,擁有數萬名客戶,數百億財富管理規模。公司專注于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資產的全球化配置,通過全市場、多維度的產品篩選及風險控制體系,為客戶提供以私募股權、公募基金、陽光私募、海外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資管計劃為主體的全球金融產品線,并將世界上最先進的“定制賬戶”理財模式引入中國,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的理財需求。百度百科-嘉實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四:嘉實基金股東構成情況
12月26日,嘉實基金總經理趙學軍轉任董事長。就老十家基金公司發展歷程來看,鮮少有總經理升任董事長的現象,一些資歷久的總經理,多數以離職收場。趙學軍為什么能轉任董事長?
總經理罕見轉任董事長
嘉實基金在交易所和官方網站公布高管變動信息稱,牛成立為公司聯席董事長,趙學軍為公司董事長并代行公司總經理職權,嘉實基金原董事長鄧紅國先生因任期屆滿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從嘉實基金公司公開信息中可見,該公司股東為中誠信托(持股40%)、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持股30%)、立信投資(持股30%),從這一股權結構看,嘉實基金大股東是中誠信托,而后者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港股01339)控股(持股32.92%)。
從此前的高管任職信息中可以看到,任期剛滿的鄧紅國和本次升任聯席董事長的牛成立均來自于大股東中誠信托。
不過,本次嘉實基金董事長人選并不是大股東中誠信托委派來的,現任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牛成立也未順利上位嘉實基金董事長。
從整個金融行業看,董事長和(港股00001)總經理之間的紛爭一直很敏感,他們能否無分歧合作,關乎整個企業發展戰略能否順利實施,在基金行業也常流傳著“鐵打的董事長、流水的總經理”這樣一句話。一般來說,董事長是大股東派下來的“嫡系部隊”,而總經理則是高薪聘請來負責業務板塊的,董事長的權限較大,干預總經理業務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最終分歧出現后,總經理往往會被迫離開。
有基金業內人士對本報
基金老十家首任總經理早已被迫離開,任職超過10年的總經理能夠繼續留在原基金公司的元老級人物更是少之又少,就連范勇宏這位曾創立華夏基金、培養了王亞偉的“基金教父”目前也只是總經理職位;南方基金第二任總經理高良玉,當了14年的總經理也沒熬到董事長職位;大成基金第二任總經理王顥擔任5年總經理后也于2014年作別公募基金;原富國基金總經理竇玉明雖然目前擔任了中歐基金董事長,但那也是離開老十家之后的事。

嘉實基金董事長一職為何花落趙學軍這位老牌總經理手中?是嘉實基金股權結構有變還是董事會有最新決策,背后含義耐人尋味。關于趙學軍是否已經是嘉實基金實控人的問題,嘉實基金回應《國際金融報》
趙學軍自2000年10月起即擔任嘉實基金總經理,是基金業任職時間最長的元老級CEO。在他的帶領下,嘉實基金從“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末位,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17年9月末,嘉實基金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9500億,連續十余年穩居行業前列,公司社保及企業年金管理規模連續多年穩居行業首位。
在這樣的發展實力面前,趙學軍從總經理升任董事長,對嘉實基金而言,必然是利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大股東和業務層面高管不會出現過大分歧,也不會改變公司當前的戰略部署。
來自大股東的聯席董事長也有話語權?
從大股東層面看,有人保集團背景的中誠信托真的甘心退居二線?牛成立在嘉實基金只擔任“聯席董事長”,這一職位話語權有多大?聯席董事長和董事長是一虛一實,還是兩個都是“實權職位”,目前成謎。
如果單從概念層面看,趙學軍董事長并不能一個人說了算,他與牛成立可能有同樣大的話語權。最終,當公司出現關鍵性的總體決策時,兩大董事可能需要遵循聯席合作投票的模式來決斷。
如果兩位董事長都有實權,按照監管規定,趙學軍不可長久兼任總經理一職,那么,接下來嘉實基金總經理人選也將異常關鍵,因為他要面對的是聯席董事長和董事長兩位上級。
目前,嘉實基金總經理的后繼人選還未公布。但《國際金融報》
上述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大股東中誠信托雖然現在歸人保集團控股,但是其人事任命權一直未扭轉過來。中誠信托起初叫中煤信托,財務關系歸財政部,人事權最初由煤炭部管,后來煤炭部被撤,改名后的中誠信托干部任命權交由一行三會中的銀監會管轄。最終,人保集團雖然控制了中誠信托股權,但卻對這家信托公司的人事任命鞭長莫及,進而對嘉實基金高管任命也不便干預。
踩雷不斷的嘉實
從2017年的業績看,嘉實基金依然是行業的佼佼者。根據中國銀河(港股06881)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5日,今年來嘉實基金旗下有10只基金的凈值增長率超過30%;此外,嘉實基金旗下共有40只基金今年來凈值增長率排在同類基金前四分之一行列。
不過,耀眼的光芒背后,嘉實基金金牌基金經理邵健先生因投資樂視網失利,也成了其抹不掉的一個敗筆。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