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A股短期不宜盲目看好 警惕“黑五類”
葉檀:股票市場收杠桿是為了抑制金融危機
鄭眼看盤:利空云集 大盤相對抗跌
凱恩斯:滬指三天內不補缺就有大風險
老法師看盤:二月行情開門不利
基金:短期控制倉位較為穩妥 成長股也將分化
=全文閱讀=
李大霄:A股短期不宜盲目看好 警惕“黑五類”
熱情的股民和飆升的指數顯然從面子和里子上,都給足了股市向好的動力。然而3000點一過,便有人預期新一輪牛市漲幅將達400%,萬點論頻出。在接受《經濟》記者專訪時,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則給熱情得有些瘋狂的股民潑了一盆涼水,短期他對A股有些許擔憂。
真實的牛市首次到來
《經濟》:2014年,A股指數屢次強勁上漲,已經進入牛市階段成為共識,萬點論也開始出現。您對此怎么看?
李大霄:萬點論通常是這樣,一跌破鉆石底,大家就容易往下看空,說會跌到1000點,但一漲到2500點,5000點論就出來了,一漲到3000點,萬點論就出來了。現在很多人看多是沒有邏輯的,他們就是2000點處看空,3000點沒辦法只能看多。
我最近看空,也是短期看空,不是全盤否定。這是A股首次真實牛市的到來,有經濟鏈的支撐,也有股指基礎,同時也是整個市場經過7年調整的成果。
現在已經體現出了幾點變化。首先是市場在向全流通市場轉變。以前A股最大的問題是,股市不是一個全流通市場,不流通或30%流通,一提出國有股減持,整個市場就會恐慌,但到今天為止,應該是82%左右,像中石油、平安保險、招商銀行這些大的機構股票,全部都是全流通的,剩下的非全流通的18%左右,都是近幾年上市的小公司。這樣一來,市場就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次是國際化。以前市場是封閉式的,AB股只能我們買,國外的機構和個人不能來買。現在通過滬港通、深港通、QFII,使得雙向交叉非常多,打破了單一市場的封閉性,使其變成全球化市常并且,以前市場比較小,不具備國民經濟代表性,現在代表性則比較強。
最后,未來注冊制的落地會使得整個市場的審批功能逐漸減弱,市場因素逐漸加強,這一改革在2015年下半年就有可能成熟。再者,退市制度的落實也能使整個市場的資源配置逐漸完善,市愁力就會大大增強,A股市場會更加真實。這就是為什么長期看好市常
短期股指沖得太急
《經濟》:那您為何短期看空呢?
李大霄:短期看空,一是因為短期股指沖得太急,二是有結構性的風險。
2012年,我之所以提出鉆石底,就是因為AH股的溢價指數是88%,意味著A股比港股要便宜12%,此時買入肯定是合適的。但現在,AH股溢價指數已經到了132%,就意味著A股比H股貴32%,這說明A股短期沖得過急了。雖然現在我們不完全是國際化,但其中肯定會有套利行為。
同時,小股票、次新股、差股票、題材股、偽成長股,這“黑五類”股票的風險還是很大的。現在有很多邏輯是不成立的:第一,小股票比大股票貴很多;第二,創業板比主板貴5-10倍;第三,新股票比老股票貴10倍;第四,差股票比好股票貴很多;第五,題材股比非題材股貴很多。這些都是不成立的。既然說是題材也就是沒有業績的、概念性的、沒有落到實處的噱頭。所以,這五類股票在3400點左右,就已經很危險了。
《經濟》:那您短期看空的期限是多久,或者說轉變的節點在什么地方?
李大霄:我覺得AH溢價指數稍微有一個修正,同時“黑五類”股票風險得到部分的減低,那股市的風險就會少一些。“黑五類”問題很大,已經積聚了20多年,“垃圾上天、藍籌落地”這種局面,可能需要若干年才能糾正過來,這是整整一代投資人資源錯配和思維錯誤的結果。
現在買港股比A股便宜
《經濟》:和2014年熱炒的軍工、環保股票相比,您更看好哪些行業?
李大霄:到現在,首先看好香港恒生國際股指數;第二,看好高折價的封閉式基金;第三,看好回調下來之后的上證50ETF及成份股;第四,看好回調過后的滬深300ETF;第五是港股、B股、A股里面的金融、地產、基建、鐵路、電力,按照這么一個排序。
我比較看好的品種是易方達恒生H股ETF,比買A股便宜28%,可以進行一些股票的組合配置。
《經濟》:現在很多僵尸賬戶復活,新股民也頻頻入市,您對他們有何建議?
李大霄:要進行價值投資、理性投資、余錢投資,不要賣房炒股。新股民很容易犯的錯誤是跟風。
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是股票價格低過它應有的價值,我們再投資。但很多人不懂真正的價值是多少,容易在價值已經充分發揮或價格遠超其價值的時候購買。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價值判斷 *** ,就是觀察它的凈資產。如果股價低過凈資產,就說明價值低了,如果股價高過凈資產,就說明價值高了。現在很多人買創業板,股票價格是其凈資產的10倍,那肯定就買貴了。為什么2012年我談鉆石底呢?因為大部分的股票都是以凈資產一半的價格在賣,所以買入肯定合適。
還有一個判斷 *** ,股票就是沒有人買的時候比較便宜,很多人買的時候就不便宜了。
第三個 *** 最簡單,國家出手買的時候那就是價值低了,買了比較合適,國家不買的時候那就是高了,所以跟著國家走,吃喝啥都有。觀察國家就觀察社保、匯金、養老金的動向。投資者也可以觀察大型央企在進還是出,觀察大股東在買還是賣。
羅杰斯:短期不看好A股 看好農業環保鐵路和醫藥股
國際著名投資家吉姆.羅杰斯日前在京表示,未來看好農業、環保、鐵路、醫藥等相關領域。雖然中國股市短期下挫,但相信今年仍將是個好機會。
羅杰斯是在參加博雅總裁論壇年會上發表這一觀點的。他表示,雖然中國在過去六七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問題,但他會繼續更多地在中國投資,并非常看好中國經濟。
不買A股但鐘情中國投資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羅杰斯稱,中國的股市他從來都不買A股的,因為A股的價錢一直都比H股、B股還有ADR的價格要高,但還是很多的方式可以在中國的股市投資,未來他還會繼續在中國繼續投資股市。
對于中國股市的表現,羅杰斯認為,可能短期股市會下挫,但他相信2015年會是一個好的情況,可能2016年市場會不太好,但是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
預計人民幣近期貶值遠期仍走強
在談及人民幣匯率時,羅杰斯表示,自己目前在貨幣方面持有的主要為美元,同時也擁有一些人民幣。
羅杰斯認為,雖在未來會有一小段時間人民幣可能貶值,但從長期來看,人民幣還將保持強勁走勢,最終人民幣將會成為唯一可以和美元競爭的貨幣。
羅杰斯在現場坦言,人民幣有著非常光明的未來,如果大家現在誰想拋人民幣的話,他非常樂意買進。
中國房地產仍存系統性風險
此外,在談及房地產方面的問題時,羅杰斯認為,過去幾年中國很多城市房價都在飆升,房價一直處在于高位。過去六七年,中國很多地方累積了很多債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發一些問題。過,即使有問題出現,仍然還將會繼續更多的在中國投資。

.中.國.證.券.網
葉檀:股票市場收杠桿是為了抑制金融危機
核心提示: A股市場收資金杠桿很有必要,金融危機的主要風險就是杠桿,而不是自有資金投機。 葉檀:股票市場收杠桿是為了抑制金融危機
A股市場收資金杠桿很有必要,金融危機的主要風險就是杠桿,而不是自有資金投機。
1月28日晚,证监会表示,“根據整體安排,近期將對剩余46家公司融資類業務開展現場檢查。”而之前证监会剛剛完成了45家券商的現場檢查工作。1月29日,多家保險公司收到保監會 《關于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督導的通知》。
遠觀美國的兩次金融危機,無不起于瘋狂的杠桿資金。
1929年的金融危機與證券市場杠桿密切相關。一戰結束后,獲益的美國公司企業通過股票融資,1921年,美國新股發行數目1822只,1929年漲至6417只,平均每年發行570只。配合融資熱與投資熱,投資信托基金大量出現,1921年之前,投資信托基金只有40家,1929年為750家。從1928年起,200多家投資信托公司涌入市場,總資產超過10億美元,而3年前,相關資產還不到50萬美元。2008年次貸危機起源于信用造假,以及從銀行到投資者的債務高杠桿,一些銀行甚至達到幾十倍的高杠桿。資金杠桿促進了股市的火爆,股市的火爆反過來 *** 了杠桿的盛行。
現在的市場如果陷入高杠桿將比1929年更糟,當時美國股市上漲是技術迷信、經濟上升與去除貧困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起碼美國經濟發展不錯。目前歐美股市上升沒有基本面支撐,沒有去除貧困的明顯效果,有的只是對互聯網經濟的無限想象,僅靠互聯網經濟并不能消除產能過剩、貿易失衡、傳統企業效率下降。
A股市場此輪上漲與歐股上漲一樣,缺乏基本面支撐,是資金托市與概念炒作的共同結果,因此才會對央行政策、對監管層收縮杠桿如此敏感。股市上漲主要靠寬松的貨幣政策,由于房地產、大宗商品等投資處于低谷,導致渡邊太太、中國大媽們把大部分錢投到了股市。炒作過火,會出現類似民間高利貸崩盘的可怕局面,很多賭性極強的A股市場投資者不僅喪失自己的本金,還會陷入深重債務之中。而資金并不會進入實體經濟,進入的是那些貪婪的資本大胃王。
想必有關方面非常清楚風險所在,對于杠桿可控的市場,如果股票市場重新回到熊市,最糟糕的結果只不過是渡邊太太、中國大媽們損失財富,重新節衣縮食預備為下一次財富夢想掏錢;如果是個高杠桿市場,則會形成金融機構之間、各投資者之間的債務鏈條,一旦陷入其中經濟在10年內難以超生。目前一些地區地方債崩潰、小貸公司、擔保公司高利貸市場崩潰后的慘狀,就是前車之鑒。
進入A股市場的杠桿資金似乎不多,根據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14年,資金信托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規模 (按投向統計)為1.84萬億元,占比為14.18%,其中股票投資占比4.23%,對應規模約5489億元。相比2014年3季度末的4301.4億元增加約1187億元。這意味著,在去年第四季度平均每個月有近400億資金通過信托進入A股市場。考慮到股市上升熱錢增加,以及以往民間高利貸盛況往往超過此前市場的預判,地下杠桿資金規模可能大于估算值。
《理財周報》轉引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傘形信托的估算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相比去年12月的估算數字翻了一倍。去年12月初的數據是,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超過8000億元,傘形信托規模約1500億元。若如上述數據所述,兩個月時間里兩融余額翻倍,傘形信托規模則翻了2~3倍。
兩融和傘形信托都是杠桿產品,相比兩融的1:1杠桿,傘形信托的杠桿最高達到1:3,現在下降到了1:2左右。
未來傘形信托將繼續存在,為專業投資者與有賭資的賭徒提供資金,但金融機構將抽身離開風險,同時提高門檻,以避免殃及不知深淺的中小投資者。
收縮兩融杠桿、信托資金杠桿、保險資金杠桿,相當于在宴會最酣時撤走最大的酒杯改上小酒杯,同時提高門票費,風險繼續存在,但在酒池里的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日經濟新聞)
鄭眼看盤:利空云集 大盤相對抗跌
因金融股、中國鋁業、南北車等權重股集體殺跌,本周一A股主板走勢疲弱。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暴跌2.56%至3128點,深證綜指跌0.63%至1503點,兩市成交略有縮小。小票走勢相對較好,中小板綜指跌0.33%,創業板綜指逆勢上漲0.64%。
周一的利空可用“云集”來形容,股指能走成這樣已屬不易,可能已算相對抗跌。在權重股方面,有中國鋁業、民生銀行、南北車性質各異的利空。中鋁利空與其巨虧相關,這應該“教訓”了前期那些僅僅因某些股票屬于“二”就大舉買入的投資者;民生銀行利空與人事利空相關,該利空無法從公司基本面上預先分析,故有些突然性,且持其他銀行股的投資者也可能“躺槍”;南北車利空既與其被部分券商調出兩融標的相關,又與墨西哥在高鐵投標方面反復無常相關。
上述這些利空單獨來看也許不算稀奇,卻碰巧同時發生了,所以對大盤產生了共振性壓制。
在小盤股方面,24家新股下周上網發行應對其構成些壓力,雖然小盤股在本周承壓暫時不大,但隨著下周臨近,其早晚也會受些影響。
利空并不局限于個股層面,周末官方公布的我國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PMI)指數僅為49.8,兩年多來首破50點這一榮枯線,亦顯著弱于預期的50.2。在資金成本方面,因春節臨近且央行暫無降準降息動作,昨交易所債券回購利率走高,作為銀行間拆借成本標志的Shibor價格上升,且所有期限均上升。
利好消息也有些,如“一帶一路”規劃將出,又如中央一號文件聚焦現代農業等,但由于上述利空消息實在太多,加上近期股指的調整已使投資者情緒趨于低迷,故這些利好幾乎未起作用,比如有利好的農業板塊仍以跌為主。
大盤雖然低迷,但投資者不宜失去信心,因為利空云集多少是有些偶然因素的,一旦利空減少,大盤應能夠逐漸企穩。還有,如果股指跌幅越來越大,那么央行降息或降準的可能一般也會越來越大。
戰略上雖仍可積極看待后市,但戰術上也許應暫時減少操作并以觀望為主,畢竟下周大量新股發行應是短期內難以回避的壓力。在新股發行方面,有關部門習慣于扎堆發行,如此便造成每月新股發行的那幾天股市低迷。
從積極角度看,這次新股大量發行應該是難得的低吸機會,且新股發行量越大,機會也越大。筆者甚至認為,這可能是布局全年行情的絕佳機會。
就A股多數年份表現來看,春季發動一波攻勢應該是很常見的事情,這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為“兩會”召開,二為年報高送轉,三為機構們天然地就有“每年做吃飯行情”的沖動;四為年初為金融機構放款高峰期。就今年情況來看,可能還會有降準及降息,且可能不止一次。(每日經濟新聞)
凱恩斯:滬指三天內不補缺就有大風險
昨天滬指出現了一個向下的跳空缺口,這個缺口與今年1月5日形成的向上缺口構成了一個島型結構。如果昨天的缺口在未來的三天內不能回補,則滬指存在見頂的巨大危險。
目前滬指距離見頂,僅僅相差一步,那就是滬指的頸線位3100點不能連續三天跌破。一旦跌破此點沒有像樣的反彈,則意味著滬指將開始進入調整。實際上,我們早在1月15日就提醒警惕滬指的大盤藍籌股見頂風險。因為當時倫敦銅當時出現了暴跌,對于煤炭有色建筑建材等周期性股票是一個提前的預警。如果當時你聽從了我們的警告,則119暴跌起碼你能躲過去。現在雖然滬指再創新高,但是很多大盤藍籌股都已經不再創反彈新高。
跌,對于煤炭有色建筑建材等周期性股票是一個提前的預警。如果當時你聽從了我們的警告,則119暴跌起碼你能躲過去。現在雖然滬指再創新高,但是很多大盤藍籌股都已經不再創反彈新高。如果不信,你看中信證券,民生銀行,中國平安幾乎當時都是最高點.而我們微信股票池中的300357和300359都是逆勢漲停,這就是知者見于未萌!我們一直在強調,2015年市場風格一定會從低估值轉到成長,從概念轉 如果不信,你看中信證券,民生銀行,中國平安幾乎當時都是最高點.而我們微信股票池中的300357和300359都是逆勢漲停,這就是知者見于未萌!
我們一直在強調,2015年市場風格一定會從低估值轉到成長,從概念轉到業績,道理很簡單,誰在大海中裸泳,只有退潮時才知道,什么都可以遮蓋,唯獨業績虧損長期是遮不住的。有些人把創業板和新興產業股票歸為黑五類。而他們口中的紅五類一點都不爭氣,中國鋁業巨虧163億,創中國股市和央企虧損兩大歷史奇跡。 (新浪博客)
老法師看盤:二月行情開門不利
昨天,是二月行情的首個交易,A股市場還是沒能抗住民生銀行風波帶來的沖擊。盡管民生銀行只下跌了3.17%,但滬指卻大跌82.06點,以3128.30點報收。大盤這樣的表現,讓預期春節前有好行情的投資者感到失望。
回顧近年來滬指2月表現,總是漲多跌少。比如,2007年2月,滬指上漲3.4%;步入熊市的2008年2月,只下跌了0.8%;而2009年2月,滬指月漲幅達4.63%;2010年2月上漲2.1%;2011年2月上漲4.1%;2012年2月漲幅近6%;2013年2月小跌了不到1%;而2014年2月也上漲1.14%。所以不難看出,由于歷年來春節前后春季行情的因素存在,多年來A股在2月總是讓人有所期待。不過,今年的2月行情,從一開始就蒙上了陰影。在這馬年最后的兩周交易時間中,大盤還能不能安然度過?
實際上,在上月,我就反復提到過1月市場的調整行情,現在看滬指的走勢,跟我之前的預測非常一致。而如今,由于各種“黑天鵝”事件的爆發,再加上大量新股的沖擊,1月調整行情延續到了2月。而昨日滬指留下的跳空缺口,更是讓指數的技術走勢十分難看。而民生銀行即便沒有跌多少,但對多頭的打擊力度還是較大。一旦多頭士氣不足,震蕩調整的時間就有可能延續。
不過,大家也不要太悲觀,經過短線較大幅度的調整后,昨日期指尾盤表現卻并不弱。期指主力合約在尾市15分鐘內拉升了近30點,最終還升水44點,說明多頭也沒有徹底投降。另外,從滬港通的使用額度情況來看,外資昨日繼續在尾市掃貨。所以,現在的格局就是,跌多了就會給外資創造抄底良機,但漲上去又同樣面臨較大壓力。因此,我認為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市場維持震蕩調整的主基調還不會改變。盡管2月行情開門不利,但說不定只是一種低姿態的開場而已。(每日經濟新聞 張道達)
基金:短期控制倉位較為穩妥 成長股也將分化
近期,A股市場接連遭遇利空,如銀行收緊傘形信托 、去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創下歷史最大跌幅、1月匯豐PMI初值仍在榮枯線下方、人民幣匯率連續大跌等。雖然每個利空的影響都不是很大,但在缺乏利好的現階段,利空累積起來對市場人氣的打擊卻很大。
資金牛市靠的是內資和杠桿,只要這部分沒有大的問題,大盤趨勢就應無大問題,而央行貨幣報表顯示全年個人存款沒有增加,估計大部分進入了股市。在寶盈基金看來,目前的市場依然受到呵護,多個藍籌板塊已充分反映了此前預期,創業板整體估值存在向下修復的壓力,部分滯漲超跌品種已顯投資價值,雖然猛烈行情發生的概率不大,但牛市不會輕易結束。
當前,滬深兩市四大指數均處于高位,而且近幾日均出現高位十字星或是上吊陰線等頂部反轉信號。然而就算短線調整到位,也不意味著后市大盤會急拉快漲。春節臨近時,市場流動性將逐步趨緊,基金認為,投資者還是控制倉位為宜。
對于后市投資布局,基金認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時間很長,應該關注真正有經濟驅動力的股票。大成基金認為,在去年底不被融資盤青睞的成長股中應該會走出牛股,一定會有好的股票、行業龍頭走出來,出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隨著新三板擴容以及過去兩年創業板的大漲,成長股整體估值可能將進行去泡沫過程,未來成長股內部也將呈現二八分化,在成長股分化的行情中還應更關注那些已證明成長能力的成長股。
此外,投資者還可重點關注行業前景廣闊、競爭優勢明顯且業績增長確定性強或是增速超預期的白馬股以獲取投資收益。不過需要提醒投資者,短期來看創業板指也面臨較為強烈的調整訴求,投資者不可盲目追高。大成基金認為,戰略性配置順應經濟轉型互聯網金融 。目前國家的貨幣政策存在溢出效應,全面降準、降息對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作用不大,這個時候國家推互聯網金融,是用一種革命代替另外一種革命,銀行不給實業貸款,就用互聯網來革傳統銀行的命,互聯網金融不看盈利多少,它是順應了中國經濟轉型,所以一定要進行戰略性的配置。
隨著市場震蕩加大,主題投資的機會將顯著增多。華泰柏瑞基金認為,2015年主題投資的估值提升機會較多,如“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可能是全年炒作的主題。短線投資機會方面,國務院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產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可積極關注基建、核電等板塊。六大稀土集團有望年底完成整合,可關注稀土概念股。上海國有資產流動平臺即將正式啟動,適當關注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