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為什么取消了,這是因為今年五一假期是從4月28日到5月1日,也就是說,今年的五一假期比往年少了一天,所以很多人選擇在這個時間出行,這樣一來,人流量自然就多了起來。不過,在五一假期期間,有一個城市的火車站卻迎來了客流高峰,這個城市就是重慶。據了解,重慶火車站在五一一期間共發送旅客超過200萬人次,比平時增加了30%左右。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足以看出重慶的人流量有多大。
一:五一黃金周什么時候取消
五一黃金周取消 清明、端午、中秋放假一天 可調整周末實行連休 春節假期從除夕開始 全年假日增加一天今起征民意 市民可打熱線或發郵件反映意見 課題組負責人披露方案出臺歷程 網友反對縮短五一假期 今天上午,國家發改委公布新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開始征求意見,按照新方案,法定假日將增加一天。 除夕不用上班了,雖然五一7天長假要取消,但是通過周末上移下錯,人們可以享有清明、中秋、端午、五一、元旦5個3天小長假。 方案發布 3個傳統節日放假 按照公布的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黃金周由原先的3個變為兩個,五一假期減至1天,春節假期從除夕開始,保持7天不變,十一假期保持不變。 清明、端午、中秋3個傳統節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加上元旦和新"瘦身"的五一,1天假期將達到5個。 新休假方案特別規定,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按照新方案計算,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五一為什么取消七天
1、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2、對國家法定節假日時間安排進行調整:元旦放假1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
三:五一節為什么取消七天
“五一”放假安排來了,放假調休共5天,之所以從七天改成了五天,應該是疫情的原因!各省市都出現了疫情反彈,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基本上不可能跨省出游,如此,調休多天放假七天沒有必要!今年國慶節放假五天,五天的時間合理安排,近郊游玩一玩,在家里休息休息剛剛好!如果放假七天的話,難免會有人想要跨省出游,如此這般可能會導致疫情出現波動!相信今年五一放假,相關部門是進行了綜合研判的。五天也好,七天也罷,我們能夠在勞動節休息,去賞春,去看景,這是好事一樁!雖然少了二天,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卻是在“約束”大家不要跨省出游,這份用心良苦,大家應該感知到!相信等到疫情過去,我們的小長假會從五天恢復七天。在各省市出現疫情反彈的情況下,相信很多人更渴望上班,而不是放假!畢竟,一直待在家里,是非常焦慮的。針對今年五一假期從七天改成了五天,網友紛紛表示五天感剛好,起碼過后不必接連幾個星期都要補班,今年的五一假期,節前節后只需要各補一個班,這樣剛剛好!對于五一假期,大部分網友表示會外出賞花郊游,不會去人流量相對密集的景區,也不會跨省旅游,一切以防疫為主!畢竟,孩子在五一過后還要上學,如果跨省旅游可能會殃及到孩子正常開學。放假無疑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疫情之下,放假享受假期也會有局限性,屬實讓人無奈!期待疫情早日過去,期待我們能夠回到疫情之前可以隨意外出旅游的時候!相信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抗疫,終將會有戰勝疫情的那一天!“五一”放假安排來了,放假調休共5天,對此你怎么看?
四:五一小長假為什么取消
加長版“五一”假期即將到來。根據安排,今年“五一”假期延續去年的“5天假日”模式,于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
如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樣化的假期需求?如何保障大家過好就地過年后的這個“五一”假期?
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游覽 (新華社發 張曉亮攝)
“五一”休5天,怎么來的?
按照《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我國“五一”勞動節放假1天,即5月1日當天放假。今年在保持法定節假日天數總數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前挪后移形成“6天工作日+5天假期+3天工作日+1天假期+5天正常工作日”。
對于這一調休安排,有網友表示,“靠調休‘湊’出長假,讓人累覺不愛”;但也有網友說,“春節就地過年沒回家,5天假期正好回家看看”“‘五一’假期天氣好,可以安排一次不錯的旅游了”。
今年春節期間,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很多群眾響應號召沒有回鄉探親和外出旅游。據監測,在就業地過年的外出農民工就有8700多萬人,比上年增加近4000萬人。
“目前疫情形勢總體穩定,‘五一’調休5天,更好滿足了就地過年之后、春暖花開之際廣大群眾的出行要求,為人們探親、旅游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社會事業室主任邢偉說。
實際上,今年并不是第一個加長版“五一”假期。2019年“五一”勞動節調休為5月1日至4日,2020年“五一”勞動節調休為5月1日至5日。
自2008年開始取消“五一”長假以來,恢復“五一”長假的呼聲一直存在。邢偉說,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是發展中國家,雖然靠假日消費有助于拉動經濟增長,但穩定有序的企業生產和社會發展同樣非常重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奮斗。因此近年均未考慮增加法定節假日天數。綜合考慮群眾呼聲以及疫情防控和保障生產等客觀需要,通過調休在“五一”形成5天假期,是適應當前需要的一種較優方案。
蘭州水墨丹霞景區即將向游客正式開放(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 陳斌攝)
帶薪年休假,還遠嗎?
節假日安排關乎社會生產和國民生活。專家指出,近期關于“五一”假期調休的討論,本質上是對更加優化的節假日制度安排的呼吁,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帶薪年休假的落實問題。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宋瑞介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先后經歷三次修改,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國共有11天法定節假日,通過合理調休,大體形成了“2+1+4”的格局,即春節、國慶兩個7天“大長假”,“五一”4至5天的“中長假”,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個3天“小長假”。同時,職工也可根據國家法規規定,按照累計工作時長,享受最少5天、最多15天的帶薪假期。帶薪年休假制度的有效實施,是全國統一假日安排的重要補充。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講師唐麗娜說,當前世界各國休假制度主要由公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帶薪休假組成。對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的統計發現,法定節假日天數為10至13天的占一半。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法定節假日天數為11天,處于國際平均水平。

同時也應看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休閑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越來越希望能夠更加靈活地安排假日。宋瑞認為,與集中放假相比,帶薪年休假有利于實現分散放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集中出游帶來的各種環境壓力、接待壓力,改善游客體驗,提升休閑品質。但要全面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還需從制度安排、實施措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引導各行業、各部門兼顧法律約束與經濟激勵,探索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具體方式,推動各類企業與職工充分協商,細化帶薪年休假安排辦法,更好滿足職工彈性作息需要。同時,也可考慮錯開寒暑假時段,大力推動大中小學實施春假、秋假等。”她建議。
這個“五一”假期,如何保障愉快出行?
勞動節適逢春夏相交、氣候宜人,很多民眾都希望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外出旅游、探親、休閑。2020年“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形勢較緊的情境下,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唐曉云認為,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逐漸普及、部分地區建立免疫屏障等有利因素支撐,今年“五一”假期居民出游意愿和旅游消費信心明顯增強,市場景氣預期顯著提升,因疫情抑制的出游需求將在就地過年后集中釋放。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預測,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有望達到2.2億人次,按可比口徑甚至超過疫前同期水平。
“就地過年”后的這個“五一”假期,如何做好各方面保障,讓人民群眾愉快、放心、安全出行?
唐曉云建議,安全防范不能放松,要毫不放松抓好假期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和景區疏導預案,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積極推行景區限流、預約、錯峰等方式;積極做好市場引導,鼓勵人們錯峰出行,加快推進全國健康碼互認,優化服務供給;強化市場秩序維護,加強線上線下旅行服務企業監管,暢通游客投訴渠道,切實維護游客權益;積極宣傳文明旅游,培育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觀念,杜絕不文明現象,營造良好旅游氛圍。
據了解,交通運輸、旅游接待、市場供應等有關部門將及時做好相關工作,認真落實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加強市場供應保障,為廣大居民在勞動節假期出行出游創造良好環境。
(原題為《“五一”假期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
五:五一黃金周哪年取消的
今年的五一黃金假期,是大家春節過后,各地出現疫情后、大家宅在家里時間久了,對出門放松的心理需求更加的迫切。但是還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如果對景點人流不限制流量,不測健康碼,不登記,不測體溫,取消限制,就必然存在隱患。因此,除景區管控之外,還須要個人注意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外出還要做好個人防護,帶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保持距離。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疫苗雖然進入人體試驗階段,還沒有到臨床試用。
其次是全球疫情還非常嚴重,外防輸入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三是無癥狀感染者依然存在,不能大意。
第四是旅游外出,人員相對復雜,不知根不知底,個人應對有難度。
第四是五一黃金假期,氣溫升高,不帶口罩的人員增多,存在一定的防控漏洞。
總而言之,健康快樂的假期人人企盼,維護有序的衛生秩序人人有責,個人防護的預防措施人人到位。這樣,五一黃金假期的新冠感染必然為零。
在此祝福大家快快樂樂的享受健康的黃金假日!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