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債項信用評級是指?
債項評級是指對交易本身的特定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后的債項損失大小。特定風險因素包括抵押、優先性、產品類別、地區、行業等。債項評級既可以只反映債項本身的交易風險,也可以同時反映客戶信用風險和債項交易風險。
債項評級的內容:
1.債項評級與客戶評級的關系
客戶評級與債項評級是反映信用風險水平的兩個維度,客戶評級主要針對交易主體,其等級主要由債務人的信用水平決定;而債項評級是在假設客戶已經違約的情況下,針對每筆債項本身的特點預測債項可能的損失率。因此一個債務人只能有一個客戶評級,而同一債務人的不同交易可能會有不同的債項評級。
2.損失
客戶違約后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債項損失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經濟損失,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折現率、貸款清收過程中較大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二是會計損失,也就是商業銀行的賬面損失,包括違約貸款未收回的貸款本金和利息兩部分。
3.違約風險暴露
違約風險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債務人違約時的預期表內表外項目暴露總和。如果客戶已經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為其違約時的債務賬面價值;如果客戶尚未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對于表內項目為債務賬面價值,對于表外項目則為已提取金額+信用轉換系數x已承諾未提取金額。
4.違約損失率
違約損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給定借款人違約后貸款損失金額占違約風險暴露的比例,其估計公式為損失/違約風險暴露。《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實施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商業銀行必須自行估計每筆債項的違約損失率,而實施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商業銀行則由監管當局根據資產類別給定違約損失率。估計違約損失率的損失是經濟損失,必須以歷史回收率為基礎,參考至少7年、涵蓋一個經濟周期的數據。
2. 債項信用評級是指?
債項評級是指對交易本身的特定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后的債項損失大小。特定風險因素包括抵押、優先性、產品類別、地區、行業等。債項評級既可以只反映債項本身的交易風險,也可以同時反映客戶信用風險和債項交易風險。
債項評級的內容:
1.債項評級與客戶評級的關系
客戶評級與債項評級是反映信用風險水平的兩個維度,客戶評級主要針對交易主體,其等級主要由債務人的信用水平決定;而債項評級是在假設客戶已經違約的情況下,針對每筆債項本身的特點預測債項可能的損失率。因此一個債務人只能有一個客戶評級,而同一債務人的不同交易可能會有不同的債項評級。
2.損失
客戶違約后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債項損失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經濟損失,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折現率、貸款清收過程中較大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二是會計損失,也就是商業銀行的賬面損失,包括違約貸款未收回的貸款本金和利息兩部分。
3.違約風險暴露
違約風險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債務人違約時的預期表內表外項目暴露總和。如果客戶已經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為其違約時的債務賬面價值;如果客戶尚未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對于表內項目為債務賬面價值,對于表外項目則為已提取金額+信用轉換系數x已承諾未提取金額。
4.違約損失率
違約損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給定借款人違約后貸款損失金額占違約風險暴露的比例,其估計公式為損失/違約風險暴露。《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實施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商業銀行必須自行估計每筆債項的違約損失率,而實施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商業銀行則由監管當局根據資產類別給定違約損失率。估計違約損失率的損失是經濟損失,必須以歷史回收率為基礎,參考至少7年、涵蓋一個經濟周期的數據。
3. 債項信用評級是指?
債項評級是指對交易本身的特定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后的債項損失大小。特定風險因素包括抵押、優先性、產品類別、地區、行業等。債項評級既可以只反映債項本身的交易風險,也可以同時反映客戶信用風險和債項交易風險。
債項評級的內容:
1.債項評級與客戶評級的關系
客戶評級與債項評級是反映信用風險水平的兩個維度,客戶評級主要針對交易主體,其等級主要由債務人的信用水平決定;而債項評級是在假設客戶已經違約的情況下,針對每筆債項本身的特點預測債項可能的損失率。因此一個債務人只能有一個客戶評級,而同一債務人的不同交易可能會有不同的債項評級。
2.損失
客戶違約后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債項損失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經濟損失,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折現率、貸款清收過程中較大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二是會計損失,也就是商業銀行的賬面損失,包括違約貸款未收回的貸款本金和利息兩部分。
3.違約風險暴露
違約風險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債務人違約時的預期表內表外項目暴露總和。如果客戶已經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為其違約時的債務賬面價值;如果客戶尚未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對于表內項目為債務賬面價值,對于表外項目則為已提取金額+信用轉換系數x已承諾未提取金額。
4.違約損失率
違約損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給定借款人違約后貸款損失金額占違約風險暴露的比例,其估計公式為損失/違約風險暴露。《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實施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商業銀行必須自行估計每筆債項的違約損失率,而實施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商業銀行則由監管當局根據資產類別給定違約損失率。估計違約損失率的損失是經濟損失,必須以歷史回收率為基礎,參考至少7年、涵蓋一個經濟周期的數據。
4. 債券價值評估的關鍵性指標?
01信用評級
由評級機構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評級,每一個信用等級還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級。
評級越高表明公司實力越強,違約風險越低,而低風險低收益,如果投資這類企業的債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轉債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遞增,發行時間越長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資者盡可能的長期持有,同時也會降低融資成本,比如強贖提前幾年終止合同,只兌付前幾年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贖回價/到期價值
可轉債發行時間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會按照贖回價格進行贖回,這個價格又稱為到期價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價格」,那么按照可轉債當前的價格買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會獲得收益,那么這個收益的復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5. 債項信用評級是指?
債項評級是指對交易本身的特定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后的債項損失大小。特定風險因素包括抵押、優先性、產品類別、地區、行業等。債項評級既可以只反映債項本身的交易風險,也可以同時反映客戶信用風險和債項交易風險。
債項評級的內容:
1.債項評級與客戶評級的關系
客戶評級與債項評級是反映信用風險水平的兩個維度,客戶評級主要針對交易主體,其等級主要由債務人的信用水平決定;而債項評級是在假設客戶已經違約的情況下,針對每筆債項本身的特點預測債項可能的損失率。因此一個債務人只能有一個客戶評級,而同一債務人的不同交易可能會有不同的債項評級。

2.損失
客戶違約后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債項損失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經濟損失,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折現率、貸款清收過程中較大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二是會計損失,也就是商業銀行的賬面損失,包括違約貸款未收回的貸款本金和利息兩部分。
3.違約風險暴露
違約風險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債務人違約時的預期表內表外項目暴露總和。如果客戶已經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為其違約時的債務賬面價值;如果客戶尚未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對于表內項目為債務賬面價值,對于表外項目則為已提取金額+信用轉換系數x已承諾未提取金額。
4.違約損失率
違約損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給定借款人違約后貸款損失金額占違約風險暴露的比例,其估計公式為損失/違約風險暴露。《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實施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商業銀行必須自行估計每筆債項的違約損失率,而實施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商業銀行則由監管當局根據資產類別給定違約損失率。估計違約損失率的損失是經濟損失,必須以歷史回收率為基礎,參考至少7年、涵蓋一個經濟周期的數據。
6. 信用積分指標體系共有幾個等級?
即反映資信等級高低的符號和級別。有的采用5級,有的采用9級或10級,有的采用4級。有的用A、B、C、D、E或特級、一、二、三、四級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來說,長期債務時間長,影響面廣,信用波動大,采用級別較寬,通常分為9級;、而短期債務時間短,信用波動小,級別較窄,一般分為4級。
在國際上還有一種慣例,即一國企業發行外幣債券的信用等級要以所在國家主權信用評級為上限,不得超過。
7. 債券價值評估的關鍵性指標?
01信用評級
由評級機構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評級,每一個信用等級還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級。
評級越高表明公司實力越強,違約風險越低,而低風險低收益,如果投資這類企業的債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轉債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遞增,發行時間越長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資者盡可能的長期持有,同時也會降低融資成本,比如強贖提前幾年終止合同,只兌付前幾年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贖回價/到期價值
可轉債發行時間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會按照贖回價格進行贖回,這個價格又稱為到期價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價格」,那么按照可轉債當前的價格買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會獲得收益,那么這個收益的復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8. 債券信用評級分幾級?
九個信用等級
債券信用等級通常分為九個級別:“AAA”級是最高等級,表示安全度最高、風險最少;“AA”級表示安全度相當高,風險較小,能保證償付本息;“A”級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證還本付息。“BBB”級表示安全度處于平均水平,狀況較安全,但從稍長時期看,缺少一些保護性因素;“BB”級表示將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影響還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級表示收益力極低,將來安全性無保障;“CCC”級表示債務過多,有可能不履行償還義務;“CC”級表示有高度投機色彩,經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級是最低級,表示前途無望,根本不能還本付息。在債券發行市場上,只有被評為前四個等級的債券才準予發行。
9. 債券信用評級分幾級?
九個信用等級
債券信用等級通常分為九個級別:“AAA”級是最高等級,表示安全度最高、風險最少;“AA”級表示安全度相當高,風險較小,能保證償付本息;“A”級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證還本付息。“BBB”級表示安全度處于平均水平,狀況較安全,但從稍長時期看,缺少一些保護性因素;“BB”級表示將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影響還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級表示收益力極低,將來安全性無保障;“CCC”級表示債務過多,有可能不履行償還義務;“CC”級表示有高度投機色彩,經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級是最低級,表示前途無望,根本不能還本付息。在債券發行市場上,只有被評為前四個等級的債券才準予發行。
10. 債券信用評級分幾級?
九個信用等級
債券信用等級通常分為九個級別:“AAA”級是最高等級,表示安全度最高、風險最少;“AA”級表示安全度相當高,風險較小,能保證償付本息;“A”級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證還本付息。“BBB”級表示安全度處于平均水平,狀況較安全,但從稍長時期看,缺少一些保護性因素;“BB”級表示將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影響還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級表示收益力極低,將來安全性無保障;“CCC”級表示債務過多,有可能不履行償還義務;“CC”級表示有高度投機色彩,經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級是最低級,表示前途無望,根本不能還本付息。在債券發行市場上,只有被評為前四個等級的債券才準予發行。
11. 債券價值評估的關鍵性指標?
01信用評級
由評級機構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評級,每一個信用等級還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級。
評級越高表明公司實力越強,違約風險越低,而低風險低收益,如果投資這類企業的債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轉債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遞增,發行時間越長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資者盡可能的長期持有,同時也會降低融資成本,比如強贖提前幾年終止合同,只兌付前幾年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贖回價/到期價值
可轉債發行時間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會按照贖回價格進行贖回,這個價格又稱為到期價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價格」,那么按照可轉債當前的價格買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會獲得收益,那么這個收益的復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12. 信用積分指標體系共有幾個等級?
即反映資信等級高低的符號和級別。有的采用5級,有的采用9級或10級,有的采用4級。有的用A、B、C、D、E或特級、一、二、三、四級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來說,長期債務時間長,影響面廣,信用波動大,采用級別較寬,通常分為9級;、而短期債務時間短,信用波動小,級別較窄,一般分為4級。
在國際上還有一種慣例,即一國企業發行外幣債券的信用等級要以所在國家主權信用評級為上限,不得超過。
13. 信用積分指標體系共有幾個等級?
即反映資信等級高低的符號和級別。有的采用5級,有的采用9級或10級,有的采用4級。有的用A、B、C、D、E或特級、一、二、三、四級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來說,長期債務時間長,影響面廣,信用波動大,采用級別較寬,通常分為9級;、而短期債務時間短,信用波動小,級別較窄,一般分為4級。
在國際上還有一種慣例,即一國企業發行外幣債券的信用等級要以所在國家主權信用評級為上限,不得超過。
14. 債券信用評級分幾級?
九個信用等級
債券信用等級通常分為九個級別:“AAA”級是最高等級,表示安全度最高、風險最少;“AA”級表示安全度相當高,風險較小,能保證償付本息;“A”級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證還本付息。“BBB”級表示安全度處于平均水平,狀況較安全,但從稍長時期看,缺少一些保護性因素;“BB”級表示將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影響還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級表示收益力極低,將來安全性無保障;“CCC”級表示債務過多,有可能不履行償還義務;“CC”級表示有高度投機色彩,經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級是最低級,表示前途無望,根本不能還本付息。在債券發行市場上,只有被評為前四個等級的債券才準予發行。
15. 債券價值評估的關鍵性指標?
01信用評級
由評級機構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評級,每一個信用等級還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級。
評級越高表明公司實力越強,違約風險越低,而低風險低收益,如果投資這類企業的債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轉債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遞增,發行時間越長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資者盡可能的長期持有,同時也會降低融資成本,比如強贖提前幾年終止合同,只兌付前幾年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贖回價/到期價值
可轉債發行時間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會按照贖回價格進行贖回,這個價格又稱為到期價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價格」,那么按照可轉債當前的價格買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會獲得收益,那么這個收益的復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16. 信用積分指標體系共有幾個等級?
即反映資信等級高低的符號和級別。有的采用5級,有的采用9級或10級,有的采用4級。有的用A、B、C、D、E或特級、一、二、三、四級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來說,長期債務時間長,影響面廣,信用波動大,采用級別較寬,通常分為9級;、而短期債務時間短,信用波動小,級別較窄,一般分為4級。
在國際上還有一種慣例,即一國企業發行外幣債券的信用等級要以所在國家主權信用評級為上限,不得超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