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虎年馬上就要到來,2021年的養豬業風云變幻,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盤點了2021年豬業前20強情況,以期幫助養殖戶了解養殖大環境,更精準地做好未來一年的出欄計劃。本期農財數讀,讓我們一同來看豬業20強情況。
非洲豬瘟改變養豬業結構,7大養殖巨頭進入榜單
2018年8月,中國出現非洲豬瘟病例,非瘟的出現讓中國豬業帶來了結構性的變化。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發現,2021年的中國豬業20強與四年前相比發生了比較明顯變化。
一是養豬冠軍易主,2019年以前,溫氏年度出欄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自2020年開始,牧原連續兩年奪得中國豬業出欄冠軍。
二是從整體榜單來看,與2018年相比,2021年的20強共有7個企業發生變化。除了牧原、正邦、溫氏、新希望四大巨頭依然雄踞前列外,雛鷹農牧、湖北襄大、上海光明、金鑼、安佑、寶迪等企業并沒有出現在2021年的前20強當中,被傲農、海大、天康、唐人神、力源、桂墾、禾豐等企業所取代。
三是出欄總量翻倍。據統計,2018年中國豬業前20強出欄量約為6770萬頭,而到了2021年,這個數據變成了1.4億,直接翻了一倍,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查閱統計局數據發現,2018年我國生豬出欄6.9億頭,比2021年全年出欄還要多2000萬頭,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養殖企業的規模化養殖水平在不斷提高,養豬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力越來越集中在大型養殖企業手中。
出欄:2021前20強出欄1.4億頭,飼料企業占60%,飼料企業成為中國養豬主力軍
回到2021年的榜單來看,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梳理前20強出欄數據。其中牧原股份以4026.3萬頭的出欄量一騎絕塵;排名第二的是正邦科技,達1492.67萬頭,這也是正邦科技首次出欄突破1000萬頭;溫氏股份2021年實現王者歸來,以1321.74萬頭位居第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突破1000萬頭的還有非上市企業的雙胞胎集團,雙胞胎在今年的新年致辭中透露,公司實現了年出欄1165萬頭的成績,位居各大公司的第四位。新希望出欄997.81萬頭,雖然未突破1000萬頭大關,但也順利完成了年度出欄目標。這幾家企業可以說是中國養豬行業的第一梯隊陣營。
排在后面的,有正大集團的近800萬頭出欄量。德康集團出欄超500萬頭。另外出欄超過300萬頭的企業還有大北農集團(430.78萬頭)、天邦股份(428萬頭)、揚翔股份(約400萬頭)、中糧家佳康(343.7萬頭)、傲農生物(324.59萬頭)等公司。超200萬頭的有大象農牧(263萬頭)。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統計,中國豬業前20家巨頭的生豬出欄量約為1.4億頭,占據全國出欄量21%。
同時,非瘟的出現加速了中國養豬企業上市的進程。回顧2021年的豬業20強企業,上市企業有12家,非上市企業有8家,其中正大集團和德康集團已經提交了上市申請,正在等待上市。
如果從地域分布來看,2021年的20強榜單中,江西、廣西兩省的巨頭最多,各有三家,分別是江西的正邦科技、雙胞胎集團以及傲農生物;廣西方面有揚翔股份、廣西力源和桂墾牧業三家。廣東、四川、北京、湖南四省各占20強榜單中的其中兩強。剩下河南、江蘇、山西、新疆和遼寧各占一席之地。
從主營業務來看,20強養豬企業中,以養殖業務為主的主要有牧原、溫氏、德康、大象、佳和、桂墾、天邦等幾家企業,其中天邦股份從2021年8月開始剝離飼料業務,專注養豬。飼企養豬的比例高達60%,傳統的飼料企業正邦、新希望、雙胞胎、海大、大北農等在養殖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飼料企業在非瘟后逐步成為了中國養豬的主力軍。
2021年末母豬存欄:12家企業母豬超800萬頭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29萬頭。在前20強企業中,據農財寶典新牧網不完全統計,牧原、正邦、溫氏、新希望等9家頭部豬企母豬存欄高達736.8萬頭,占全國17%。
牧原股份:據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了解,牧原股份生豬產能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湖北、山西、河北等省份。據牧原股份12月生豬銷售簡報數據顯示,2021年末牧原母豬存欄量達283.1萬頭,是2018年末的4倍有余,值得注意的是,僅牧原一家企業就占了全國年末存欄母豬的6.5%。
溫氏股份:溫氏股份近年母豬存欄數量較為穩定,2021年底存欄母豬約為110萬頭。溫氏股份不斷修煉內功,行穩致遠,溫氏股份在接受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公司將繼續選用高性能母豬逐步替換種豬群,并增加基礎母豬數量,2022-2023年的出欄數量將明顯增長。
正邦科技:產能重點區域在江西、廣東、云貴川、湖南、湖北等區域。2019年正邦能繁母豬存欄50萬頭,到了2021年9月,正邦科技母豬存欄已提升至100萬頭,翻了一番。正邦科技注重提升母豬效能,2021年三季度,正邦科技主動淘汰了PSY在20以下的母豬,種群效能得到大幅提高。淘汰低產能母豬后,公司PSY已經達到22,較為接近非瘟前水平。正邦科技還表示,公司未來還將繼續通過海外引種等方式,提高公司仔豬成本的競爭力。

新希望:據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了解,新希望產能80%布局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廣東、廣西、四川、陜西等8個省。2019年的種豬存欄超55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0萬頭;到了2021年末,能繁母豬存欄100萬頭,數量翻了3倍以上。
傲農生物:養殖產能主要位于江西、福建、湖北、貴州、四川、浙江、廣西、陜西、山東、云南等地。2021年6月末,傲農生物存欄母豬數量達到38.7萬頭。
天邦股份:母豬存欄量最多的區域分布在廣西,其次是安徽、山東、江蘇、湖北、河北和湘贛閩等地。2019年存欄量為18萬頭,2021年底增加至33萬頭。
雙胞胎集團:產能主要分布在江西、廣東、廣西、四川、福建、湖南等地。2018年能繁母豬存欄量為5萬頭;2019年飆升至20萬頭;雙胞胎在2022年新年致辭中表示,2021年底集團母豬存欄達到30萬頭。
大北農:種豬產能主要分布在山東、安徽、福建、河北等地。2018年母豬(含后備母豬)存欄13.7萬頭;2021年11月,母豬存欄20萬頭。
天康生物:生豬產能主要布局甘肅、新疆、河南等地。天康生物2019年能繁母豬存欄為9萬頭,2021年12月末上升至12萬頭,上漲近30%。
規劃:牧原2022年出欄目標7000萬頭
據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梳理,各大豬企根據2021年實際生產情況,制定了2022年出欄目標,其中老大哥牧原制定了6100-7000萬頭的出欄目標,比溫氏、傲農、天邦、大北農等企業的目標總和還高。
根據新希望2021年提出的目標,以2020年實際經營結果為基數,新希望2021至2023年的生豬出欄數量增長率需不低于100%、300%、700%。記者根據新希望2020年829.25萬頭的出欄數估算,今年公司要出欄3316萬頭生豬才能夠完成目標,或者后續公司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溫氏也提出了1800-2000萬頭的出欄目標,穩步恢復。另外傲農生物、天邦股份、大北農及天康生物分別提出了220萬頭-600萬頭的出欄目標。
2022年養殖業究竟會面臨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
【本期作者】黃子民/劉鑫
【欄目主播】李蕭佳
【視頻制作】嚴秋璠
【欄目統籌】吳昊暉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