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14萬億的螞蟻集團為什么上不了市?看看螞蟻背后的股權布局,你就知道為什么了,實在是太野了!
馬云在開始做支付寶時,只有30億的本金,于是用這個30億向銀行貸款借了60億,再通過“螞蟻花唄”和“螞蟻借唄”形成90億的借條,通過資產證券化,將之打包成第一個ABS。
之后馬老師利用這個ABS和未來的收入做抵押,又借到了180億,再用180億繼續放貸,形成借款,以此打造第二個ABS。如此循環操作40次,通過這套“無序杠桿”的操作,當初的30億就變成了3600億。
除了在資本運作上面很激進外,馬云在進行螞蟻集團的股權布局也很狠。眾所周知,馬云在創建阿里巴巴時曾經因為股權問題導致差一點就被阿里巴巴董事會踢出局。吃一塹,長一智。后來馬老師在創建螞蟻集團時,對于螞蟻的股權結構進行了層層布局。
大家都知道阿里是螞蟻的最大股東,占股32.6%,但其實真正控制螞蟻的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這兩家合伙企業,因為這兩家企業分別持股29.8%和20.6%,加起來超過了50%,更重要的是這兩家企業都有同一個普通合伙人GP,是就是注資一千萬的杭州云鉑公司。
雖然杭州云鉑公司分別只持股杭州君瀚0.2%的股份和杭州君澳0.04%的股份,持股占比并不高,但因為是這兩家企業的普通合伙人GP,享有控制權,可以百分之百說了算,而其他的股東和投資人都是有限合伙人LP,只享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的。
而杭州云博的大股東就是馬老師,持股34%,其他的阿里合伙人一共持股66%,而且他們都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約定所有事情都要聽馬老師的。這樣一來,即便不是螞蟻集團的董事長,也不是法定代表人,也不是螞蟻集團的股東,甚至就算退休了,也絲毫不影響馬云掌控螞蟻集團的話語權。
就是通過這樣的股權結構設計(如圖4所示),馬云最終只需要承擔340萬的有限責任,卻掌控了估值超過14萬億的螞蟻集團,這就是典型的小股掌大盤,成功規避了風險。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合伙盛行的時代,沒有經過科學合理化設計過的股權架構,很容易會危害到創始人的企業中的控制權。比如真功夫,西少爺,俏江南,一號店,當當網等等都是因為股權沒有設計好,最后導致創始人被奪權,眼看看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公司跟了別人姓。
所以聰明的老板都會利用架構設計和股權布局去規避風險。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其實很簡單(如圖5所示)。
第一步是使用身份證成立一家家族公司,公司注冊資本不宜過大,一般實繳10W就可以了。這家公司主要專門用來投資控股后續創立的有限合伙企業。因為家族公司不用做業務,沒有任何風險。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家族公司必須是有限公司,至少要有兩個股東,可以是你和你的孩子或者你的父母一起成立,這樣才是有限責任。但千萬不要和老公或老婆一起成立,因為夫妻財產是共同所有制,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第二步是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業,這個公司一定要是多人合伙的有限公司,不做任何業務,專門用來投資控股主體公司。由家族公司成為有限合伙企業的普通合伙人(GP),這樣只需要很少的股份就可以百分之百掌控合伙企業。
同時多余的股份引投資人和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讓他們成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這樣就可以解決公司發展的資金和人才問題。
第三步則是成立主體公司,負責經營主體業務,該公司主要就是用于賺錢。在注冊主體公司時,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身份證去開,而是用有限合伙企業的營業執照去開,通過有限合伙企業控股主體公司。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合伙企業需要直接持股67%以上這樣才能保證絕對控股主體公司,而剩余的股權可以用來激勵創始團隊,或者是融資更大的資本。并且由于主體公司直接面對客戶,注冊資本大一點,這樣才有信任背書,比如5000W或者1個億都可以。
這樣布局有什么好處呢?
1、牢牢把握控制權:只要創始人一直掌控GP,即使只剩0.1%的股權,也能掌控公司,而且只需要承擔很少的有限責任,比如,主體公司注冊資本5000W,虧損了1個億,但是家族公司的注冊資本只有10W,你只需要承擔10W的有限責任就可以了。
2、風險大大降低。因為你在主體公司沒有直接持股,就算主體公司出事了,其他公司也不受影響,仍然還可以繼續開其他的公司。
如果你也想通過這套模式,實現小股控大權,保證自己的控制權,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同時降低風險,那一定不能錯過下面的這本《控制權頂層設計》,手把手教您做好股權頂層設計!
不到一頓飯的錢,卻可能讓你快速學會股權頂層設計布局,實現小股控大權!點擊下方鏈接下單學習吧!
控制權頂層設計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