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收入再分配包括哪些再分配收入具體指什么收入調節再分配的措施
一、收入再分配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國民收入再分配是國民收入繼初次分配之后在整個社會范圍內進行的分配,是指國家的各級政府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過稅收和財政支出的形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過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國民收入必須要進行再分配。國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過國家預算、銀行信貸、勞務費用、價格變動等途徑來進行。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來看,再分配的機制也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再分配收入具體指什么
國民收入再分配是國民收入繼初次分配之后在整個社會范圍內進行的分配。初次分配是國民收入在物質生產領域內進行的分配。國民收入再分配途徑: ⒈國家預算。國家預算是國家制定的年度財政收支計劃。它是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徑,首先把各個部門上繳的稅金集中起來,形成國家預算收入,然后通過預算支出形式,用于經濟建設、文教衛生、國防建設、福利設施、行政管理等各方面。 ⒉銀行信貸。銀行信貸在不改變資金所有權的條件下,把社會閑置的資金和貨幣集中起來,然后向單位、企業或個人發放貸款。這就改變了資金使用的主體、使用的方向、使用的時間,從而對國民收入進行了再分配;同時,通過差別利率,信貸機構獲得了利潤,可用于充實信貸資金、提留信貸企業基金、支付職工工資。存款者和貸款者的收入也由于差別利率得到調整,使一部分國民收入在工商企業、職工、居民之間進行了再分配。 ⒊勞務費用。在社會主義分工體系中,有一部分勞動者用自己提供的勞務,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享受各種勞務的勞動者,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種勞務費用。提供勞務活動的單位,在得到勞務費用后,用于支付職工工資、支付管理費用、提留基金和上繳國家稅金。因而,通過勞務費用的支付,一部分國民收入實現了再分配。 ⒋價格變動。價格變動不能增加或減少國民收入總量,但會改變國民收入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各階層居民之間的分配。價格的調整和市場價格的變化,影響著交換雙方的實際收入,引起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和降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就會增加農民收入;消費品銷售價格提高,就會使居民的實際收入減少;工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就會引起國民收入在各工業部門之間的轉移等等。由此,國民收入在國家、部門、企業、職工、農民之間實現了再分配。
三、收入調節再分配的措施
(2)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通過下列途徑和形式來進行: ①國家預算。國家預算是指經過法定程序審核批準的國家年度集中性財政收支計劃,也是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個重要渠道。 國家預算反映整個國家的政策,規定了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經過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國家財政機關把各企業上繳的稅金和利潤集中起來,形成國家的預算收入。然后以預算支出的形式,有計劃地用于社會管理、擴大再生產和非生產部門的費用開支,以及建立社會后備基金和社會保障基金等。 ②勞務費用。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各種非生產性勞務提供服務性勞動,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 享受這種服務的人們要以自己初次分配或再分配取得的收入支付勞務費用,從而使一部分國民收入向這些非生產性勞務部門轉移,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價格杠桿。商品價格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有關當事人的收入分配。例如,農產品價格上升或農用生產資料價格降低會相應增加農業的收入; 消費品價格的上升或降低會減少或提高居民的實際收入;生產資料或消費品價格的變化會影響生產不同產品的企業的收入。 ④銀行信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貸也是一種資金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銀行等信貸機構通過存款吸收社會閑置資金,通過貸款把資金借給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這就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資金再分配的作用。同時,銀行的存貸款所支付的利息,也使一部分國民收入在銀行、企業和個人之間進行再分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貸、利息日益顯示出在國民收入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從收入主體來看,可以歸之于四者所有:一是歸社會主義國家支配; 二是歸企業支配;三是投資者的收益;四是勞動者個人收入。從最終用途來看,可以歸納為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兩大部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