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斂三角形是一種整理形態。
又稱為對稱三角形。
收斂三角形有以下特征。
(1)整體形態呈對稱的三角形,價格在特定范圍內波動。
每次反彈的高點逐漸降低,每次下跌的低點卻逐漸抬高,最終波動收斂于一點。
(2)形態的結構分為橫盤的整理階段和方向選擇的突破階段。
每次反彈的高點之間的連線是“上邊線”,每次下跌的低點之間的連線是“下邊線”,兩條線最終交匯于一處。
股價有可能向上突破,也有可能向下突破,突破后有時會“回抽”。
(3)常出現在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的中途,鮮見于底部。
(4)成交量在整理階段逐漸減少,突破階段會有所放大。
向上突破特別需要成交量配合。
形態應用。
看過掰手腕比賽的讀者可能見到過這樣的場景。
兩個勢均力敵的選手,一開始比賽時甲趁乙不備先發動攻擊,乙被壓到一定位置后奮力反擊。
反而將甲給壓了回去,甲堅持一下又把乙壓下去,雙方反擊的幅度越來越小。
最后僵持在一個位置,這時,只要一方讓位置偏離一點,被壓制的一方就難逃敗局。
收斂三角形表現的就是一場多空雙方的角力,當多空力量逐漸平衡,就是將要結束拉鋸,進行方向選擇的時候了。
由于高低點位置不易確認,收斂三角形一般不適合做波段操作。
但形態確立時根據選擇的方向操作,準確度卻比較高。
具體實戰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總的來說,在上升趨勢中出現的收斂三角形最后選擇的方向仍然是向上。
在下降趨勢中出現的收斂三角形最終選擇的方向仍然是向下。
也就是說,收斂三角形常常只是趨勢中的短中線調整。
根據這一特征,投資者在遇到收斂三角形時,可以預先判斷最終突破方向,以便提前買入或賣出的操作。
但如果真實突破方向和預判不一致,就應尊重市場。
并且,當出現兩個高點和兩個低點時,就可以根據它們的連線來大致預估突破行情發生的時間。
結合該時間窗口的其他情況,如將公布年報等,可以增加突破后趨勢的準確性。
(2)盡管標準圖形最終收斂于一點,但在實戰中不能等股價一字橫盤。
突破常發生在還未完全收斂的時候。特別是向上突破時,在整個形態的1/2~3/4左右突破。
所呈現的指示信號最為準確,越接近三角形的尖端,未來突破的沖擊力也就越小。
此時股價窄幅振蕩,小有上漲,形成“突破”,這種信號有時意義不大,需看后兩日走勢能否延續。
但向下突破如果發生在三角形的尖端,則看跌的可能性很大。
這種時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離場確保本金安全為宜。
(3)對稱三角形的成立需要幾個條件。
至少要有兩個高點和兩個低點。
成交量逐步降低,或下跌縮量上漲放量,總體量能收縮。
突破時偏離邊線3%以上,后期走勢能繼續確認方向。
收斂三角形的整理階段是沒有方向的,多空雙方都沒有把握擊潰對方。
一旦有行情突破,往往是有外力介入,此時的行情自然會形成一邊倒的情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