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浦發銀行的股價達到頂峰12.49元,現在的股價僅有8.5元,僅為頂點的68%。浦發銀行一年能狂賺483億元,估值卻非常低,市凈率僅有0.45倍。
浦發銀行是總部位于上海的全國股份制銀行,地理位置也可謂得天獨厚。浦發銀行也打出了立足長三角的口號,照理說,浦發銀行坐擁中國最發達地區長三角的經濟紅利,不應該這么慘!
最重要的原因是浦發銀行的不良貸率非常高,位列A股上市公司第5位,為1.62%。這意味著浦發銀行每100億元貸款,就有1.62億元的不良貸款。浦發銀行貸款總額4.77萬億元,不良貸款高達772億元。而招商銀行貸款總額為5.5萬億元,不良貸款率只有0.93%,不良貸款只有513億元,足足低了近260億元。
招商銀行總部位于深圳,浦發銀行總部位于上海。這是不是側面反映了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狀況不如以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呢?總部同樣在上海的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非常高,為1.6%,基本跟浦發銀行相當。
可事實上卻跟我們想象中的相反。根據浦發銀行2021年中報,長三角地區信用減值損失(壞賬,扣減利潤)占該地區總營收的12.33%。反而珠三角地區信用減值損失占該地區總營收的23.21%。這說明,長三角地區的經濟抗壓能力要比珠三角地區好上一倍。
同樣的,看招商銀行2021年中報的結果也類似。招商銀行2021年中報顯示長三角地區的貸款不良率為0.58%,珠三角地區為0.7%。這也表明了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狀況更好更抗壓。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出在總行業務層面了。根據浦發銀行2021年中報,其總行營收392.85億元,其中信用減值139.11億元,占比為35.41%。這意味著浦發銀行總行超過三分之一的營收都要被壞賬扣減掉。反觀,招商銀行其總行營收746.09億元。不良貸款金額僅177.35億元,不良貸款占比為23.77%。
一般來說,銀行總行經營的貸款面對的都是超大型企業。這說明長三角地區的中小企業活得比珠三角地區的滋潤。而珠三角地區的大企業活得比長三角地區的大企業舒服。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你在長三角地區生活,那么在中小企業工作出頭的機會更多。如果你在珠三角地區生活,在大企業工作活得會更舒服一些。

這反映了國家治理能力的半徑效果。離北京越遠,企業由小變大的空間越大。
浦發銀行股價停止增長,最重要的是看凈利潤的增長率。2021年前3季度浦發銀行的歸母凈利潤415.36億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14.09%。反觀招商銀行2021年前3季度浦發銀行的歸母凈利潤為936.56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20.44%。
大家都喜歡好公司,如果把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放在一起選,那么明顯招商銀行是更好的公司。大家都喜歡賣掉差的公司,買入好的公司。那么好的公司的股價自然越來越高,差的公司股價自然走下坡路了。
浦發銀行的股價低迷了這么久,會不會迎來拐點?
我們的股市跟兩三年前的結構很不一樣了。現在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實力越來越強。機構的特點就是“嫌貧愛富”。好的公司或者龍頭公司股價越高,機構越喜歡買,比如貴州茅臺,基本上成了很多基金的標配。
機構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喜歡抱團,因為機構的錢都是別人的錢,所以他們抱團非常牢靠。除非企業出現大的拐點或大的政策變動,否則都不會輕易撤退。主要是因為資金量大,不容易撤退。
浦發銀行要迎來拐點,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要把不良貸款率降下來,至少要降低到1%左右。這點非常的難,主要取決于大的經濟環境,不單單是依靠銀行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另外一個是要提升手續費凈收入的比例,因為利息收入會產生壞賬,而手續費凈收入幾乎不會產生壞賬。浦發銀行的手續費凈收入占比大約為15.56%,而招商銀行的這個指標為30.12%。浦發銀行如果能把手續費凈收入占比提升到20%,那么浦發銀行的估值可以向興業銀行看齊了。很遺憾,現在沒有看到明顯的變化。
把資產放在浦發銀行的富人有多少錢。浦發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人均資產約2000萬元,人數約2.5萬人。招商銀行的富人更有錢些,人均資產2800萬元,約11.2萬人。我國的GDP總量位列世界第二,約為美國的70%。以前都以為富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3%是合理的,再少一點,也至少要有1%吧。如果按我國14億人口計算,我國的富人數量應該至少有1400萬人。而從浦發銀行的私人銀行數據來看,恐怕這個比例會更加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