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與題材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孰輕孰重?這是每一位短線炒家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我的回答直截了當:熱點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統計,而題材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YY,熱點一定是具備了某種主力可以借題發揮的題材,而題材則不一定會形成當下炒作的熱點,簡而言之,熱點一定是題材,而題材不一定是熱點。
本人十六年的股票短炒經驗證明了一點:對熱點新穎程度的把握是短線選股的靈魂,每一波熱點都有其炒作的生命周期,這點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般來說,能夠持續炒作一個月以上的熱點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熱點的炒作周期皆在半個月之內。因此,我們必須對熱點的發酵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數。相反,題材級別的判斷完全就是一種個人的主觀行為,級別再大若沒有得到市場與主力資金的認同,那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套你沒商量,同時一些大級別題材炒作到頂峰之后,往往結局就是一地雞毛,殺傷力極大不說,要想恢復正常的波動元氣,也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調和期。可以這樣說,散戶虧損的最大根源不是因為買入了垃圾股與冷門股,而是由于接到了題材炒作中的最后一棒。

在與許多朋友私下交流時,我總是建議他們一定要做好每日主流熱點的復盤工作,進行標準化表格化的主流熱點統計,這是短線炒家們必須上手的功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對當下熱點的炒作周期形成高度的敏感性,有了新熱點就要堅決拋棄舊熱點,‘喜新厭舊’對于炒股來說,就是一種美德。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對照最近的大題材老熱點醫藥板塊與小題材新熱點鋼鐵建材板塊,可以看出它們的表現簡直判若云泥,其實炒作的邏輯也是生命演化的邏輯,作為股票交易者,我們不得不察。如圖所示: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