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股票價值三種計算公式如何計算股票估值股票估價公式計算
一、股票價值三種計算公式
股票價值三種計算公式:
1.股票價值=市盈率×每股收益。
2.股票價值=面值+凈值+清算價格+發行價+市價。
3.股票價值=稅后凈收益/權益資金成本。
拓展資料:
有關股票的價值有多種提法,它們在不同場合有不同含義。
具體包括以下四類:
(1)股票的票面價值(face value)。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
該種股票被稱為有面額股票。
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參考意義。
以面值發行稱為平價發行,此時公司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等于股本的總和。
發行價格高于面值稱為溢價發行,募集的資金大于股本的總和,其中等于面值總和的部分記入股本,超額部分記入資本公積。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資產會發生變化,股票面值與每股凈資產逐漸背離,其與股票的投資價值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系。
(2)股票的賬面價值(book value)。
股票的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或每股凈資產,是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資產的價值。
在沒有優先股的條件下,每股賬面價值以公司凈資產除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數求得。
公司的凈資產是公司營運的資本基礎。
在盈利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賬面價值越高,股票的收益越高,股票就越有投資價值。
因此,賬面價值是股票投資價值分析的重要指標,在計算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時也有重要的作用。
(3)股票的清算價值(1iquidation value)。
股票的清算價值是公司清算時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實際價值。
理論上,股票的清算價值應與賬面價值一致,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4)股票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股票的內在價值即理論價值,是指股票未來收益的現值。
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股票的市場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總是圍繞其內在價值波動。
研究和發現股票的內在價值,并將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相比較,進而決定投資策略是證券分析師的主要任務。
但由于未來收益及市場利率的不確定性,各種價值模型計算出的“內在價值”只是股票真實內在價值的估計。
經濟形勢的變化、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供求關系的變化等都會影響股票未來的收益,引起內在價值的變化。
二、如何計算股票估值
股票價格預測估值一般采用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價=動態市盈率*每股收益。
由于市盈率與公司的增長率有關,不同行業的增長率不同。
比較不同行業公司之間的市盈率意義不大,所以市盈率的比較要比自己多(趨勢比較),比同行多(橫向比較)。
拓展資料:
股票估值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absolute valuation)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
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于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
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
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于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于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
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經常聽到估值這個詞,說的其實是如何來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同時與它的當前股價進行對比,得出股價是否偏離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投資。
DCF是一套很嚴謹的估值方法,是一種絕對定價方法,想得出準確的DCF值,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
得出DCF 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
所以DCF 估值的過程也很重要。
就準確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判斷成熟穩定的公司相對容易一些,處于擴張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準確判斷較為困難。
再加上DCF 值本身對參數的變動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變性很大。
但在得出DCF 值的過程中,會反映研究員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并在此基礎上假設。
有了DCF 的估值過程和結果,以后如果假設有變動,即可通過修改參數得到新的估值。
相對估值
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只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于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
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
三、股票估價公式計算
股票估值的方法是有很多種的,是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者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的。
股票估值計算主要包括的公式有:PE估值公式、PEG估值公式、PB估值公式、PS估值公式與EV/EBITDA估值公式。
那么,股票估值具體要怎么計算呢?下面將介紹計算股票估值的5種方法。
計算股票估值的方法
1、PE估值法。
PE估值法指的是用市盈率來進行估值。
它指的是股價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值。
計算的公式就是:pe=price/EPS,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非中期性的穩定盈利的企業。
2、PEG估值法。
計算的公式是:PEG=PE/G,其中,G表示的是Growth凈利潤的成長率,PEG估值法通常適用于IT等成長性較高的企業,并不適用于成熟的行業。
此外注意凈利潤的成長率可以用稅前利潤的成長率/營業利益的成長率/營收的成長率來替代。
3、PB估值法。
計算的公式是:PB=Price/Book(市凈率),這一指標相對來講是粗糙的,它通常適用于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以及ST、PT績差或者重組型的公司。
如果是涉及到國有法人股,那么就需要對這個指標進行考慮了,SLS引進外來投資者和SLS出讓及增資的時候,這個指標是不能低于1的,否則,企業在上市過程當中的國有股確權的時候,你將有可能面臨嚴格的追究以及漫漫無期的審批。
4、PS估值法。
計算的公式是:PS(價格營收比)=總市值/營業收入=(股價*總股數)/營業收入。
這種估值的方法是會隨著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擴大而下降的,而營收規模較大的公司PS會較低,所以這一指標使用的范圍是有限的,所以它可以作為輔助指標來使用。
5、EV/EBITDA估值法。
計算的公式是:EV÷EBITDA,其中,EV=市值+(總負債-總現金)=市值+凈負債,EBITDA=EBIT(毛利-營業的費用-管理的費用)+折舊的費用+攤銷的費用。
EV/EBITDA以及市盈率(PE)等相對估值法指標的用法是一樣的,其倍數相對于行業平均水平或者歷史水平較高的通常說明高估,較低的則說明低估,不同的行業或者板塊有不同的估值(倍數)的水平。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