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求負債率的公式
答:負債率的公式一般包括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待攤)/流動負債*100%、現金負債比率=負債/貨幣資金,還有已獲利息保障倍數等。
3,如何計算個人負債率
個人負債率是指個人名下總負債資產占個人名下總資產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個人負債率=(個人的負債總額/個人名下資產總額)*100%。個人負債率計算公式:個人負債率=個人負債總額/個人資產總額×100%;其中個人負債總額=(個人年初負債數+個人年末負債數)/2,個人資產總額=(個人年初資產數+個人年末資產數)/2。不同的人承受的負債率是不一樣的,畢竟個人的經濟條件決定了負債率,一般上班族的負債率不要超過30%是比較正常的,如果個人收入比較高,這時可以把負債率提高到50%,但是前提是個人的收入要穩定。在計算個人負債率時要明確個人負債資產有多少,同時知道自己的總資產擁有多少,這里包括個人的固定資產,只有弄清楚這些,才能準確的計算出個人負債率,如果個人負債率比較多,這時候要想辦法減少。出現個人負債比較多時用戶最好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樣就能減少個人的負債率,背負的債務減少后,個人的生活也會比較輕松。所以,在平時用戶要盡量減少自己的負債率。

4,資產負債率的計算方法
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便關系。資產負債比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計算公式如下: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公式中的負債總額不僅包括長期負倆,還包括短期負債。這是因為,短期負債作為一個整體,企業總是長期性占用著,可以視同長期性資本來源的一部分。例如,一個應付帳款明細科目可能是短期性的,但企業總是長期性地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應付帳款總額。這部分應付帳款可以成為企業長期性資本來源一部分。本著穩健原則,將短期債務包括在用于計算資產負債率的負債總額中是合適的。公式中的資產總額則是扣除累計折舊后的凈額。ABC公司19××年度負債總額為1060萬元,資產總額為2000萬元。依上式計算資產負債率為:資產負債率=(1060÷2000)×100%=53%發行時,簡單理解:借:銀行存款 4000 貸:應付債券 4000剛發行時未受到付息、還本的影響,那么發行后:資產總額:2.5+0.4=2.9億負債總額:1+0.4=1.4億資產負債率 1.4/2.9=48.28%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這里,分子分母的取值在時間上和范圍上應該一致。同一時點,比如XX年XXXX日。同一范圍,比如說年末數,或年度的平均數。年度平均數一般是指年初數與年末數的平均數。
5,如何計算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全部負債總額除以全部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也稱之為債務比率。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如下: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公式中的負債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負債,不僅包括長期負債,而且包括流動負債。公式中的資產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資產總額,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對于經營風險比較高的企業,為減少財務風險應選擇比較低的資產負債率;對于經營風險低的企業,為增加股東收益應選擇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在分析資產負債率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從債權人的角度看,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資產負債率低,債權人提供的資金與企業資本總額相比,所占比例低,企業不能償債的可能性小,企業的風險主要由股東承擔,這對債權人來講,是十分有利的。2、從股東的角度看,他們希望保持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站在股東的立場上,可以得出結論: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高越好。3、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他們最關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資本給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要判斷資產負債率是否合理,首先要看你站在誰的立場。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 (1)從債權人的立場看:他們最關心的是貸給企業的款項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東提供的資本與企業資本總額相比,只占較小的比例,則企業的風險將主要由債權人負擔,這對債權人來講是不利的。因此,他們希望債務比例越低越好,企業償債有保證,則貸款給企業不會有太大的風險。(2)從股東的角度看,由于企業通過舉債籌措的資金與股東提供的資金在經營中發揮同樣的作用,所以,股東所關心的是全部資本利潤率是否超過借入款項的利率,即借入資本的代價。在企業所得的全部資本利潤率超過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時,股東所得到的利潤就會加大。如果相反,運用全部資本所得的利潤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則對股東不利,因為借入資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東所得的利潤份額來彌補。因此,從股東的立場看,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大越好,否則反之。 (3)從經營者的立場看,如果舉債很大,超出債權人心理承受程度,企業就借不到錢。如果企業不舉債,或負債比例很小,說明企業畏縮不前,對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債權人資本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很差。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應當審時度勢,全面考慮,在利用資產負債率制定借入資本決策時,必須充分估計預期的利潤和增加的風險,在二者之間權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確決策,。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