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盈率的計算方法
股價除以每股收益
2,市盈率計算公式
市盈率計算公式如下:(一)、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稅后利潤。(二)、靜態市盈率=目前市場價格÷最近公開的每股收益。(三)、動態市盈率塌含=靜態市盈率× 動態系數(系數為1/(1+i) 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即i=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3年,即n=3。市盈率是衡量股價高低和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同行業股票市盈率高低可看作為投資價值高低,作為參考。高市盈率股票多為熱門股,低市盈率股票可能為冷門股。但又因為股票盤子大少有一定關系,盤小的較活躍市盈率會高一些,盤大則團州笑相對低一些,這也是正常的。
3,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盈余.

4,什么是市盈率如何計算
市盈率=股價/年每股盈利如股價5元、年每股盈利0.5元,則市盈率為10倍市盈率=股價÷每股盈利
5,市盈率怎么算
股價除以每股收益。在軟件上直接就能看到 好像整反了吧?股價除以每股收益。
6,市盈率如何計算
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簡稱PE或P/E Ratio)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并非總是準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么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準確地估量了該公司的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于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1]。 計算方法 市盈率(靜態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較低價格購入股票以取得回報。每股盈利的計算方法,是該企業在過去12個月的凈收入除以總發行已售出股數。 假設某股票的市價為24元,而過去12個月的每股盈利為3元,則市盈率為24/3=8。該股票被視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資者計算市盈率,主要用來比較不同股票的價值。理論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資。比較不同行業、不同國家、不同時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較同類股票的市盈率較有實用價值。 市場表現 決定股價的因素 股價取決于市場需求,即變相取決于投資者對以下各項的期望: (1)企業的最近表現和未來發展前景 (2)新推出的產品或服務 (3)該行業的前景 其余影響股價的因素還包括市場氣氛、新興行業熱潮等。 市盈率把股價和利潤聯系起來,反映了企業的近期表現。如果股價上升,但利潤沒有變化,甚至下降,則市盈率將會上升。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 :指該公司盈利為負(因盈利為負,計算市盈率沒有意義,所以一般軟件顯示為“—”)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股息收益率 上市公司通常會把部份盈利派發給股東作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現價,是為現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價為50元,去年股息為每股5元,則股息收益率為10%,此數字一般來說屬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價值被低估。 一般來說,市盈率極高(如大于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為零。因為當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資者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股票價值被高估,沒有股息派發。 平均市盈率 美國股票的市盈率平均為14倍,表示回本期為14年。14倍PE折合平均年回報率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較高市盈率,代表: (1)市場預測未來的盈利增長速度快。 (2)該企業一向錄得可觀盈利,但在前一個年度出現一次過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現泡沫,該股被追捧。 (4)該企業有特殊的優勢,保證能在低風險情況下持久錄得盈利。 (5)市場上可選擇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價將上升。這令跨時間的市盈率比較變得意義不大。根據市盈率計算方式的不同一般分為:A、靜態市盈率=股票現價÷當期每股收益B、預測市盈率=股票現價÷未來每股收益的預測值C、動態市盈率(TTM)=股價/過去四個季度的EPS市盈率越小,越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買入時的投入的資金成本。因此,可以以市盈率作為衡量標準,在所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的各個股票中,市盈率越低的股票,買入的價值越大。但在真實的商業社會,上市公司面臨復雜的商業環境和競爭壓力,不同公司、不同行業、在不同的經濟周期均存在很大的差異,公司未來的收益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單純使用市盈率評估公司價格是否合理時,就有很多不確定性影響實際的效果。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即i=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態系數為1/[(1+35%)5]=14.81%。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7.79倍即:52.63(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14.81%。兩者相比,相差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恍然大悟。動態市盈率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于是,我們不難理解資產重組為什么會成為市場永恒的主題,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即以目前市場價格除以已知的最近公開的每股收益后的比值。但是,眾所周知,我國上市公司收益披露目前仍為半年報一次,而且年報集中公布在被披露經營時間期間結束的2至3個月后。這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即i=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態系數為1/(1+35%)5=22%。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22%。兩者相比,相差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恍然大悟。動態市盈率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于是,我們不難理解資產重組為什么會成為市場永恒的主題,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證券公司的軟件一般采用靜態市盈率,市面上軟件(如大智慧)一般采用動態市盈率。兩者各有優缺點,由于動態市盈率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國際上一般多采用靜態市盈率。市盈率(靜態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采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準則。市盈率計算公式為:S=P/E。其中,S表示市盈率,P表示股票價格,E表示股票的每股凈收益。例如:某股票的股價是24元,每股年凈收益為0.60元,則該股票的市盈率為24/0.6=40倍。1、市盈率的定義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它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2、市盈率的分類 分為靜態市盈率與動態市盈率。(1)靜態市盈率是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即以目前市場價格除以已知的最近公開的每股收益后的比值。所謂的市盈率是一個反映股票收益與風險的重要指標,也叫市價盈利率。體現的是企業按現在的盈利水平要花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這個值通常被認為在10-20之間是一個合理區間。(2)動態市盈率(PE)是指還沒有真正實現的下一年度的預測利潤的市盈率。等于股票現價和未來每股收益的預測值的比值,比如下年的動態市盈率就是股票現價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預測值,后年的動態市盈率就是現價除以后年每股收益。3、市盈率的計算方式分類根據市盈率計算方式的不同一般分為:(1)靜態市盈率=股票現價÷當期每股收益(2)預測市盈率=股票現價÷未來每股收益的預測值(3)動態市盈率(TTM)=股價/過去四個季度的EPS 動態市盈率=股價/(最新報表EPS*(1/報表截止日占全年的比例)4、影響市盈率的因素(1)股息發放率b。顯然,股息發放率同時出現在市盈率公式的分子與分母中。在分子中,股息發放率越大,當前的股息水平越高,市盈率越大;但是在分母中,股息發放率越大,股息增長率越低,市盈率越小。所以,市盈率與股息發放率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2)無風險資產收益率Rf。由于無風險資產(通常是短期或長期國庫券)收益率是投資者的機會成本,是投資者期望的最低報酬率,無風險利率上升,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上升,貼現利率的上升導致市盈率下降。因此,市盈率與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3)市場組合資產的預期收益率Km。市場組合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越高,投資者為補償承擔超過無風險收益的平均風險而要求的額外收益就越大,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與市場組合資產預期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4)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β。無財務杠桿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沒有財務風險,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是企業經營風險的衡量,該貝塔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就越大,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與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5)杠桿程度D/S和權益乘數L。兩者都反映了企業的負債程度,杠桿程度越大,權益乘數就越大,兩者同方向變動,可以統稱為杠桿比率。在市盈率公式的分母中,被減數和減數中都含有杠桿比率。在被減數(投資回報率)中,杠桿比率上升,企業財務風險增加,投資回報率上升,市盈率下降;在減數(股息增長率)中,杠桿比率上升,股息增長率加大,減數增大導致市盈率上升。因此,市盈率與杠桿比率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6)企業所得稅率T。企業所得稅率越高,企業負債經營的優勢就越明顯,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低,市盈率就越大。因此,市盈率與企業所得稅率之間的關系是正向的。(7)銷售凈利率M。銷售凈利率越大,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股息增長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大。因此,市盈率與銷售凈利率之間的關系是正向的。(8)資產周轉率TR。資產周轉率越大,企業運營資產的能力越強,發展后勁越大,股息增長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大。因此,市盈率與資產周轉率之間的關系是正向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