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隱性外債和隱形外債有什么區別
隱性外債可劃分為隱瞞的外債、變相的外債和潛在的外債三種類型。隱瞞的外債是指境內機構向境外債權人借人,但沒有向外匯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外債,其特征是故意隱瞞;變相的負債是指以各種形式掩蓋起來,表面上不表現為外債、而實質上需以外幣償還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債務;潛在的外債是指或有外債,如中方為合資企業外方提供擔保的外債及境內母公司為境外注冊的子公司擔保的債務等。 那些潛在的外債就是隱形外債。也就是,隱形外債是隱性外債的一部分。隱性外債,是指游離于國家外債管理部門監管之外,以各種形式隱匿起來,實際上需要按契約以外國貨幣支付給境外債權人的債務。這是一種違法或違規的債務。這2個應該是一回事吧
{0}
2,本單位未付的工程款單據款養老保險銀行借款是不是地方政府性
1.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和其他相關單位舉借,確定由財政資金償還,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的債務。一是地方政府債券、國債轉貸、外債轉貸、農業綜合開發借款、其他財政轉貸債務中確定由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二是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政府部門和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舉借、拖欠或以回購等方式形成的債務中,確定由財政資金(不含車輛通行費、學費等收入)償還的債務;三是地方政府糧食企業和供銷企業政策性掛賬。 2.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是指因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當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政府負有連帶償債責任的債務。一是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舉借,確定以債務單位事業收入(含學費收入)、經營收入(含車輛通行費收入)等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的債務。二是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舉借,以非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視同政府擔保債務。 3.其他相關債務,是指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和公用事業單位為公益性項目舉借,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未提供擔保的債務(不含拖欠其他單位和個人的債務)。政府在法律上對該類債務不承擔償債責任,但當債務人出現債務危機時,政府可能需要承擔救助責任。應該不是吧。

{1}
3,國家采取哪些措施來規范地方債
疏堵結合防范地方債務風險已步入深水區。為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的高壓持續層層滲透,省、市、縣多級多地近期摸底嚴查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采取嚴把土地供應關口、整改平臺公司等多項強有力措施化解存量債務,嚴控債務增量。對于嚴禁變相舉債,嚴控隱性債務風險,從國家到相關部門一直三令五申,持續釋放嚴管信號。不過,變相舉債的現象在個別地方依然存在。防范地方債風險已經步入深水區。4月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會議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要以結構性去杠桿為基本思路,分部門、分債務類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盡快把杠桿降下來,努力實現宏觀杠桿率穩定和逐步下降。部門層面,在去年以來地方債監管文件密集出臺、曝光并問責了數起地方違法違規舉債案例的背景下,今年3月,財政部又印發了《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規范金融企業與地方政府和地方國企的投融資行為。財政部還印發了《關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13項要求堅決制止和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行為。地方層面,多地已在對2018年經濟工作部署時釋放出嚴控地方債風險的明顯信號。例如,江蘇省強調要加強政府投資項目風險管控,對于新上項目要從嚴把關。重慶市強調“堅決防止靠過度舉債保增長的做法,決不能寅吃卯糧、透支未來”。吉林、江西等地也提出要加強政府性債務風險評估、預警和監督,遏制隱性債務增量。近期,不少地方都開會或發布文件繼續采取強有力的舉措。例如,湖南日前出臺相關意見,采取“停建一批、緩建一批、調減一批、撤銷一批”來化解存量債務,嚴控債務增量。業內專家指出,盡管目前地方債總體風險可控,但是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違法違規變相舉債等行為,累積的風險值得重視。防風險位列今年三大攻堅戰之首,既要有效嚴控隱性債務增量,又要合理有序化解債務存量風險,這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無疑是個艱巨的挑戰,同時也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必然要求。來源:經濟參考報
{2}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