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布倫特原油振蕩上漲6.7%,本周一布倫特原油大幅下跌7.05%,創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本文通過對比2008—2014年和2020—2022年美聯儲貨幣政策頒布后的原油走勢,預計美聯儲加息政策落地對原油存在一定利空。不過,俄烏最終的局勢有望改變當前原油格局,或成為原油破位下行的關鍵性因素。當前原油供應端影響邊際減弱,在后疫情背景下,原油需求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預計短期原油維持寬幅振蕩運行。
宏觀政策存在利空
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首次公布將購買機構債和MBS,標志著首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開始。2010年4月28日,美聯儲首輪量化寬松政策正式結束。原油從33美元/桶上漲至87美元/桶,并從2010年4月調整至67美元/桶,之后振蕩上行至前高附近。
美聯儲2010年11月宣布,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計劃,計劃在2011年二季度以前進一步收購6000億美元的較長期美國國債。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計劃于2011年6月結束,購買的僅僅是美國國債。原油受量化寬松政策刺激,自80美元/桶上漲至114美元/桶,但是仍受限于市場預期,在量化寬松計劃結束后原油期價跌至75美元/桶。
2012—2013年,美聯儲又開啟了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并在此期間提出了延長時間,至此原油維持高位振蕩,但是在2013年5月提出當年12月縮表,美國原油從90美元/桶上漲至112美元/桶。美聯儲在2014年9月正式退出量化寬松,美國原油走出順利的下跌行情。2015年12月,美聯儲開始加息進程,美國原油繼續探底。
對比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美聯儲在3月將利息降為0%—0.25%,5月量化寬松使得原油很快擺脫了疫情開始時零油價的格局,并在2022年年初回升至95美元/桶高點位置。
俄烏局勢仍是關鍵
我們發現,在上述時間段,國際市場上均出現了地緣政治事件,即克里米亞事件和俄烏事件。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最終塵埃落地,盡管事件并未對原油供應造成較大影響,但卻拖累了原油走勢,成為原油走勢的關鍵性因素。

對比目前的俄烏局勢不明朗,原油當前的價格仍存在風險溢價,所以當俄烏局勢最終結果明朗后,預期很大概率上將打壓原油走勢。近日,由于未能與主要合作伙伴就實施制裁達成協議,歐盟擱置了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的計劃,原油大幅下挫,創2022年3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然而,歐盟委員會仍打算禁止歐洲公司為裝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提供保險,以限制俄羅斯的原油運輸能力。有消息稱,在馬耳他和希臘的大力游說下,歐盟委員會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的想法現已被擱置。這凸顯出對俄羅斯能源出口施加制裁的復雜性。此外,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一些歐盟成員國對制裁的抗拒態度意味著,歐盟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其最初的制裁方案。因此,短期來看,原油仍將受俄烏局勢的影響。
市場邊際預期減弱
當前,原油供應和需求呈現邊際預期增幅減弱局面: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將從6月起下調西北歐和亞洲的原油價格,這將是沙特4個月來首次下調原油價格,市場解讀為原油供應動態充足。另一方面,我國需求疲軟也加劇了全球原油需求前景的擔憂。受疫情影響,我國石油需求大幅減少。
本周API和EIA將公布周度原油庫存,市場預期EIA公布的原油庫存將對市場有一定的利多作用,但是如果報告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那么將限制原油調整空間。
從技術方面來看,自2020年5月開始,原油上漲趨勢已經完成,最后的沖刺階段受俄烏沖突刺激,從1小時K線圖看,原油走勢出現了頂背離。目前原油處于頂部寬幅振蕩階段,阻力位區間在110—115美元/桶,重要支撐位在92—93美元/桶,一旦有效跌破這個區間,短期原油價格可看至75美元/桶。(作者單位:徽商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